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0-05-30 11:14
(雅昌艺术网讯)2020年5月20日,798艺栈画廊推出旅法艺术家杨凯(Yang Kai)、华裔法国艺术家杨铎(Olivier Yang)油画联展。
杨凯,1956年出生于中国兰州,1987年前往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深造,师从法兰西学院艺术院主席皮埃尔·卡隆(Pierre Carron)教授。“卡隆工作室”是巴黎美院最后一间写实油画工作室,提倡彼时巴黎画坛推崇的“新写实”理念。即用心直接观察事物,并运用现当代意识以真实的视觉感受表现生活本质与时代面貌。
艺术家杨凯(左)为嘉宾导览
二十多年中杨凯走遍欧洲各大美术馆、博物馆,从西方美术如英国的透纳,法国的柯罗、莫奈、毕沙罗,再到塞尚、高更、凡高中领悟了大师的艺术精髓并吸收现当代各流派所长,在东西方美学中探索他的艺术之路。2006年杨凯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他在中国的首次个展《旅法步履》,展出了他在法国18年的艺术成果,得到了美术界的广泛好评。
时任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先生观展并撰文:“当杨凯的风景画作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可以让人看到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坚定的信念,一是清晰的学术意识,使得他的风景油画成为当代画坛一方独特风景……更重要的是,他从对风景写生的淳朴挚爱走上从文化层面认识风景画精神内涵的道路,从而在实现自己画风之变的同时实现了文化的穿越。这两年,又再一次形成了自己的画风之变,从偏于写实的造型转向更多的表现性和写意性。把中国画的大写意与油画的写生技巧结合起来,他的色彩感觉达到了精深的程度,在格调上体现出高级的色彩素养,在用笔上也更加从容,把塑形和表意结合起来作品抒情与流畅充满了大自然蓬蓬的生命力,也洋溢出大艺术家手笔。这对于他,是更加趋于当代意识的表达,也让我们看到,在风景画这个领域,同样也可以指向当代。”
杨凯《卢浮宫》 81x54cm 1999
杨凯《埃菲尔铁塔远眺》 60x54cm 1996
杨凯《乡间教堂》 81x65cm 2000
杨凯早期巴黎精品中的都市风景、小镇,和近年来欧洲新创作“蓝色海岸系列”及花卉等作品。
作品在巴黎大皇宫、香港等地多次参展,并被中国美术馆、甘肃省博物馆、石家庄美术馆、以及中外艺术机构、银行等公共机构及私人收藏。
杨铎(左)为嘉宾进行导览
杨铎(Olivier Yang),1990年出生于法国巴黎,在巴黎美术学院学习,随后在中央美术学院继续了他的本科与研究生艺术生涯。毕业后从事绘画创作和国际美术教育。出生于艺术世家且父母都是中国人的他有着两种文化的成长背景,这在社会学中被称之为“双栖者”。也就意味着两种思维方式的并行。与单一的文化系统下的成长不同的是––––差异与共性的交织生长。
他的创作所涉及的题材并非所谓的抽象或传统绘画。而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对人性与自然的思考。他将一种纯粹的自然主义加入自己的世界观,这与儿时所受的哲学教育息息相关。法国的存在主义,要求人与自然的独立共生。萨特的“我”与“自我”的反观论证;“遭遇”与“境遇”的存在反思。使得他的风景并非“风景”,而是一种超现实的存在。
在现代社会中人类逐渐丧失对自然的触觉,取而代之的钢筋水泥削弱了人性与自然的连接。谈及新作,他提到他想要在作品的表面注入一种“力量”,比如自然中本身存在的光、风、山与物质;希望它们表现出的不再是单纯的“物”,而是物之背后的本质意义,也就是“存在”。他将观察到的自然风景转化为形式中的情感表现,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将其视为一种空间中的存在物。风景的背后是丰富的,揉杂思想,并舞动着张狂。在观者那里,风景的本身存在不再是风景,而是艺术家个人符号解读后的新世纪情境。
画为心声、西画东境。从两位艺术家40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到两代艺术家的相似却不同的创作心境与创新精神,这也是策划此次展览的一个意义,东西文化的穿越、艺术的融合让我们感受美,愉悦身心,穿越瞬间的永恒。
杨铎 《伊甸园》 80×100cm 2018 布面油画
杨铎 《起源》 80x100cm 布面油画 2018
杨铎 《静区》 60x80cm 布面油画 2014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