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倾听自然的韵律”
我的画叫做全景花鸟画。
它的特点是在中国传统的笔墨基础上融入了一点西方画的色彩元素,增加了一点中国的诗意文化,看起来更厚重些。”
它同时具有笔墨和诗意,以及色彩感和和生命感。
我从小就喜欢大自然,喜欢表现大自然的某一个方面。
传统的中国画主要是表现梅兰竹菊这些要素,但后来我发现自然界的野草也非常好。我们的古诗词里也写到了关于野草的生命力“离离原上草”,所以我就试着去画野草。
中国画具有书写性、韵律性、氤氲性和文化性。
中国画的笔墨已经很难了,可能几十年都不会有太大的长进,要将中国画和西洋画融合,更是不容易。
但是在融合的过程中,可能会对你的中国画笔墨,或者是西洋画功底有所提高,这两个方面是可以相互借鉴的。
你可以把色彩变成一种笔墨融入到中国画里。
中国画讲究笔墨和诗意,诗意会让你的画插上翅膀,让画面延伸、拓宽。
比如同样的一句诗,“窗含西岭千秋雪”,“含”字和“千秋雪”组合,一下子就把时间往前推进了,而若是将“千秋雪”改成“千山雪”,那就完全不是同一回事。
“千山雪”是写实的,“千秋雪”就是写意的,诗意的。中国画的差别就在这。
南方和北方的风貌我都挺喜欢的。
北方的景色比较苍凉壮美,而南国则是温润的、繁密的、雍雅的。针对北方景色,我画了《秋声赋》《草原金秋》《原上》等,藤枝、劲藤这类东西画得比较多。
艺术家简介
赵占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民族画院副院长、对外友协艺术创作院艺委会主任。其擅长中国写意花鸟画,多幅作品入选全国、全军美展和国内重要展览,拥有代表作《秋声赋》、《雨林长春》、《竹乡清韵》、《花溪万里图长卷》等。
在艺术创作的同时,赵占东还潜心探索美术理论,不论是对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历史沿革,立意、构图,还是在用笔用墨方面,都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提出了“意念用笔法”、“用墨递减法”、“焦墨法”、“L交叉画石法”、“女字交叉画藤枝法”及“画叶分字法”等创新性笔墨技法。
——END——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