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1-06-19 20:14
同许多职业艺术家不同,孙鸣一作画纯粹是因为心向往之。他很像马远《寒江独钓》中的那一高士,孤舟蓑笠,遗世独钓。
6月17日至6月27日,“心静手闲试涂鸦——孙鸣一水墨画展”在书画频道美术馆开幕。展览汇集孙鸣一水墨画精品力作近百幅,作品创作时间跨度逾40年,突出呈现了艺术家在绘画艺术创作方面的造诣与心得。
“顺着自己的心境去画”
“我并不以鬻画为生,日常工作也跟艺术没有多大关系。只是工作之外,闲了的时候描摹几笔,也没有想过走市场,就顺着自己的心境去画”,孙鸣一如此说道。
展览现场
中国画,贵在纯粹,贵在无所想,无所求。无想,方能纯然发乎心性,无所求,画中方能求出一片干净。也难怪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教授苑天舒会如此评价:孙鸣一的画,常有一瞑鸟,于不择而择之处。这些天地皆忘的瞑鸟、睡鸦,观画者所观,不是它们睡觉,而是通过它们观向生命的“见独”。
无所想,无所求,方能现一派天真之象。瞑鸟、睡鸦,无听无视,若在太虚幻境。鸣一涂鸦,于草木树石中,若有若无,无所用心,一派“心斋、见独、坐忘”的天真之象(苑天舒语)。
孙鸣一笔法凝练,用墨精到。他对诸如八大、恽寿平、钱选下了许多功夫,又学习傅抱石、林风眠等近现代美术大家。但难得的是,他出古入今,却能走出自己的独特风貌。
展览现场
他时而以干裂秋风之笔来画枯枝疏叶或萧瑟山峦,笔墨潇洒疏秀;又以脱略形迹的禽鸟或点景人家,来镇住满纸生风之韵,使画面顿生微妙的动静变异;时而他又笔遒墨酣,以润泽墨韵的团块与大块空白形成鲜亮的比对,笔墨略见苍厚而不显板滞;时而他又以疏秀的线条与色墨润泽的团块互为穿插,让具象与抽象、沉厚与轻盈互为映衬,使画面别生神采。
“对虚名没有兴趣”
尽管孙鸣一始终自谦“只是顺着自己的心境画”,但画境早以超越不俗之境。但难得的是,孙鸣一从未想凭借绘画,谋得一官半职,一点私利。就连朋友也时常打趣,说他只知照顾案头之画而且照顾得如鸡抱卵并抖擞了令人扼腕的一身好功夫。
艺术家孙鸣一
在遍地浮躁,年轻人尚且“内卷”与“躺平”的今日,孙鸣一的这份清醒实属难得。
枝头红意 45x48cm
藤花垂青 100x55cm
他对虚名无感,却对传统笔墨的当代发展饶有趣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孙鸣一说道:“中国画的笔墨从宋元两代传承至今,传统的笔墨章法、程式已经基本固定下来,要突破起来非常困难。今天的中国画和水墨画,要从传统中走出来,可是在走出来之前,我们一定要先走进去,深入描摹体会。我认为,能够在中国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再往前走一点点,已经很难得了。”
鱼乐 70x35cm
达忘 137x69cm
但他又不将“使传统笔墨更为纵深”当做自己的艺术目标。他心追手摹,想做的,无非是用绘画充实生活、修身养性。
听秋 131x66cm
幽兰 100x55cm
也许正因如此,才使得孙鸣一的画透露着清雅脱俗、空灵禅静的格调。 “他的画我觉得不完全是传统的,他有现代的意味,画面流动着一股气韵。这股气韵使他的画看起来就像活的一样。他的笔墨用笔线条简约,虚与实、具象与抽象、传统与现代都达到了和谐统一。此外,他的性格很稳定,非常地不功利,我觉得这一点也是他的作品之所以空灵、雅致的关键所在。所谓画品如人品”, 北京大学教授李中华如此说道。
作者:李家丽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