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大暑|何以销烦暑

《二十四节气解》:“大暑,乃炎热之极也。”大暑时节,正值中伏前后,天气进入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

每当大暑来临,充满智慧的中国人总有着多种多样的解暑活动。在古代,文人雅士会通过食瓜果、泛舟、山中乘凉等方式来消暑降温。

销  暑

(唐)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食荔枝

居巢在其1853年所作《荔枝图》的款识中写道:“红苎中单白玉肌,珠娘荔子共风姿,茉莉更饶香媚夜,纳凉时。”

食荔枝,是夏日消遣方式之一。荔枝亦成为赋诗入画的题材,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

荔枝图

居巢 1853年作

纸本设色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泛舟湖面

泛舟湖面,清风徐来,驱散了大暑中的炎热,成为了古人消暑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

“殿阁风生波面凉,微洄徐泛芰荷香。”

——《行书夏日泛舟诗》(清)雍正

 江岸舟船图 

顾文渊  17世纪作

纸本设色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山中乘凉

“微丹点破一林绿,淡墨写成千嶂秋。”

——《闲游》(宋)陆游

山中重岩叠嶂,枝繁叶茂,腾腾雾气环绕山间,仿佛隔开了一切,来自外界的热气。

微丹点破一林绿

关山月

1980年作

纸本设色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图画江山——广州艺术博物院关山月作品展”在展作品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醉翁亭记》(宋)欧阳修

 

古代的文人雅士不仅寄情于山水创作,而且投身于山水之中。山间中凉爽的气候和幽静的氛围,使不少人流忘忘返。


群仙图

郑文林(明)

绢本设色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大暑宜心静

忌急躁

外出活动时

要注意防暑降温噢



END


图片来源 / 毕晨闱

编撰 / 袁洵韵

审核 / 邹杰杰

审定 / 冯清源

疫情防控特别提示

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院将继续实行网络实名制预约参观,具体办法如下:

1. 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入场);逢周一闭馆 (除法定假日外)。

2. 接受散客(个人)和团体预约,每日限额3750人。

3. 观众可提前3日(含当天)通过广州艺术博物院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进馆参观当日,须出示参观预约码,持身份证验证健康码或者粤康码绿码方可进馆参观。

4. 无智能手机的观众可在前台登记后进馆。

5. 外国友人、港澳台同胞进馆参观请致电020-83659337预约。进馆前请在前台出示护照、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胞证等有效证件。

6. 观众须全程佩戴口罩,排队和观展时请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避免聚集;入院前须接受体温测量,如有体温异常(≥37.3℃),或有咳嗽、气促等异常现象的观众谢绝入院。

7. 近期我院暂停人工讲解服务,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微信号|

广州艺术博物院gzam


|开放时间|

9:00 - 17:00

(16:30停止入场)

逢周一闭馆

(法定节假日除外)


|温馨提示|

闭馆期间不提供停车服务


|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麓湖路13号


|咨询电话|

020-83659337


作者:广州艺术博物院gzam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