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才·识·德
借钱穆先生的话,讲史学,要有史才史识与史德。画中国画,同样要讲画才画识与画德。
一、画才:先天为主,亦靠后天训练。慧心,天然与风霜雨雪相融洽。敏锐,随时能触到,扑捉自然之景引发自我之情。感悟,善于把握一切事物的瞬间神情姿态。像王国维所说:“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万物之意,故能与花草共忧乐。”
二、画识:要懂得一部中国画史,就是一部中国画笔墨史。中国山水画史,就是皴法史。中国人物画史,就是线描史。山水画技法最丰富,人物画的技法在线描,花鸟画的技法基本上是从山水画移过来的。要知道,文人画让中国画走向成熟。从北宋到元代,花了两三百年时间,文人画笔墨成为中国画审美标准。
中国画的继承就是文人画笔墨的继承。中国画的创新,就是中国画笔墨的创新。历朝历代都有那个时代的现代中国画家,他们披荆斩棘,不断延伸中国绘画这条长河。如今依然如此,只是如今的人要敢于认识,善于肯定,积极赞扬。
三、画德:不要武断,不要偏见,不要有私心,不要见不得人家好。要以惊世之语,倾注全部热情赞扬他人的成就。就像倪云林赞王蒙:“五百年来一人而已。”就像王国维赞纳兰性德“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要站起来,挺直腰板直言前人名人的所缺所失,为事业,对事不对人。要知道中国绘画是跑马拉松,靠一辈子的修炼,大器晚成,大气大成,大器成须晚。要不求速达,不急功近利,不要花架子取悦于人。王国维成就事业三个阶段讲的:“昨夜西风凋碧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珊阑处。”
杨福音
194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广州书画研究院副院长、艺委会主任,现任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杨福音艺术馆馆长。
2006年长沙在烈士公园年嘉湖畔设立杨福音艺术馆。
200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福音》。
2012年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播放了杨福音的纪录片《远方的寻找》。曾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中国国家画院、广州、长沙等地多次主办个人画展。
近年展览有:
2018年9月在湖南博物院举办《欢无极》杨福音绘画艺术展。
2020年9月在长沙美术馆举办齐白石、何绍基、《君不见》杨福音书画展。
2021年12月在长沙美术馆举办《原上草》杨燕来、杨雪来、杨福音书画篆刻展。
2022年创作《雨余花·福音散句》在雅昌艺术网连载。
2023年创作《昨愚集》在雅昌艺术网连载。
2024年1月在长沙美术馆举办《雨余花—杨福音诗书画展》
著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福音》、《杨福音画集》、《杨福音中国画精品》、《福音书话》、《长岭上》、《金枝玉叶》、《由红菜薹想起》、《日子》、《良苗怀新—访谈杨福音》、《关于福音》、《吾喜吾爱》等画集和散文集十余部。
美术界认为,杨福音在中国画上数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反线描画法,不但继承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同时开拓了中国绘画的新领域,对人物画作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从而诞生了一种新的中国画的美学风范。
作者:杨福音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