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加拿大那片神奇的土地 当代艺术也这么有个性

2015-02-03 11:48

电视机作品,2104,伊恩巴克斯特 回收电视机上的丙烯画,尺寸可变,场地特创作品

  电视机作品,2104,伊恩巴克斯特 回收电视机上的丙烯画,尺寸可变,场地特创作品

模仿科尔雷克,2013,安德鲁莱特 双联摄影,显色相片,总尺寸:150 x 400cm

  模仿科尔雷克,2013,安德鲁莱特 双联摄影,显色相片,总尺寸:150 x 400cm

小浪底水库3号,中国河南省,2001,爱德华·伯汀斯基 背裱摄影,121.92 x 147.32cm

  小浪底水库3号,中国河南省,2001,爱德华·伯汀斯基 背裱摄影,121.92 x 147.32cm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风景”艺术所表现的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个视觉问题,而是文化认知的问题。 也许是主题设置的原因,也许是加拿大的生活离不开面对大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近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幕的“景观之变——加拿大艺术中人与风景的改造”展上,艺术家们把目光对准山林草木河流,并从这些冷静的凝视中找到艺术乃至生命的真谛。

  摄影师爱德华·伯汀斯基(Edward Burtynsky)10年前曾到过中国各处工业区,运用大画幅相机拍摄真实的工业场景。展出的两张作品其中之一“小浪底水库3号”(2001),便是源自该项目,水库泄洪时的酱黄色飞雾磅礴而迷幻,其中的力量足以穿过纸张投射至观者心中;旁边挂着他在加拿大本土拍摄的“阿尔伯塔油砂田#14号”(2007)的平静油面,两厢对比,宏大气势与细微枝节竞显。他的作品通过突出建筑、工业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来吸引人们对环境的关注——而事实上在真正面对它们时,却仿佛有更多意味。

  同样用摄影手段,安德鲁·莱特(Andrew Wright)在去年拍摄的双联作品“模仿库若雷克”显得幽默而狡黠。为了向他喜欢的艺术家致敬,莱特将一幅雪山山峰的照片上下颠倒过来放置,白雪皑皑的山峰成为背景、反倒是乌黑的背景成为连绵的山脉剪影。

  除此之外,伊恩·巴克斯特(Iain Baxter)把最典型的风景画用水彩画在电视机频幕玻璃上,电视机打开显示无信号的蓝屏或是雪花点——结果成就了他简单画面的独特背景光。   “风景”在西方并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类别,而是一种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人从一块与其有着复杂关系的、特定的土地上产生的认识,这才构成了人与风景之间关系的实质。与中国的传统的“山水”不同,西方观念中的“风景”与其说注重表现的真实,不如说更多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但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风景”艺术所表现的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个视觉问题,而是文化认知的问题。

  本次展览的重要参展艺术家之一,丽贝卡·贝尔莫尔(Rebecca Belmore)与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在“对话加拿大”活动中以其“拉克瑟尔第一民族”成员的独特视角阐述了人与自然空间的关系。

  贝尔莫尔受到不说英语的祖母影响,重视在创作中探讨身体与身份问题,认为艺术家在社会中,需要用艺术的语言来参与和产生影响。她直面加拿大的殖民政策对“第一民族”(原住民)人民的影响,并通过她的艺术实践颠覆历史和当下的权力结构,以解放“第一民族”人民并赋予他们力量。贝尔莫尔在她的视频作品中突出了人性与大地的相互联系:人与土地、过去与现在之间在身体上亲近,情感上疏离又始终复杂的关系。

  除了切实可见的“风景”,当然还有演变的内容——顾雄的新作“视而不见”占据了展览两面墙壁,他用大头针把圣女果一颗一颗地钉在墙上,白墙之上的红色果实对比分明,数量如此之多、如此之密集,令人难免发作“密集恐惧症”,但又因这独特的空间视觉而无法把目光移开。

  而最好玩的是旺达·库珀(Wanda Koop),作为加拿大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他擅长在画面中使用荧光色。创作于2010年的巨幅布面丙烯画作“灿烂的橘色频幕”,挂在墙上简直自动发光——底色的黄已经足够明亮,却不及画面中央那个斜斜的橘色矩形所造成的视觉亮度,而在那“巨幕”方块前面却画着一个小人,身后被拉长的影子凸显了他所面对的“光源”。这些作品都显示出加拿大这个在当代艺术领域较为偏离主流的国家,其强大的思考力量和独特的审美趣味。

  此次群展将展出至2015年3月8日。

阿尔伯塔油砂田#14号,加拿大阿尔伯塔麦克莫雷堡,2007,爱德华·伯汀斯基 背裱摄影,121.92 x 147.32cm

  阿尔伯塔油砂田#14号,加拿大阿尔伯塔麦克莫雷堡,2007,爱德华·伯汀斯基 背裱摄影,121.92 x 147.32cm

周边,2013,丽贝卡·贝尔莫尔 录像,电影摄影

  周边,2013,丽贝卡·贝尔莫尔 录像,电影摄影

灿烂的橘色屏幕,混合人类系列,2010,旺达库珀 布面丙烯,293 x 405cm

  灿烂的橘色屏幕,混合人类系列,2010,旺达库珀 布面丙烯,293 x 405cm

视而不见,2015,顾雄 装置,西红柿和大头针,12 x 9 m,场地特创作品

  视而不见,2015,顾雄 装置,西红柿和大头针,12 x 9 m,场地特创作品 作者/钱梦妮

来源:新浪收藏展览信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