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笔墨贯穿于整个写意画的创作,它既是笔墨本身,同时也是创作过程。它以独特的方式存在和发展,中国画的笔墨极富抒情性,因为画家也是诗人,他们往往以躁动的笔墨抒写对于美的感悟和裁定。
•笔墨是中国画传统中最基本的遗传基因,是中国画最具特征性的艺术语言形式。可以说:没有笔墨语言的作品就不能算中国画。作为艺术语言笔墨应与人们的审美习惯一样,带有约定俗成的形式特征,其形式特征一般表现为书写性、韵律性、生动性与诗性。
•笔墨在中国画中几乎与造型同样重要,就像音乐中词与曲的关系一样,造型是歌词,而笔墨是曲调,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才能产生出好的作品来。
•在蓝瑛、青藤、八大、任颐等人的作品中,我们所领悟的不仅是美的艺术,也是一种流传千年的笔墨之灵。我喜欢中国画的笔墨传统,追求笔墨与形体的最佳结合,用富有韵律的笔墨语言去表现对于自然的感受与爱恋。古人讲,笔墨首取气韵,气韵存在于点、线的架构,存在于横披竖抹,顺逆往来之中,这是生动中的气韵,气韵中的生动。所谓韵律,存在于所有的艺术门类之中,音乐、舞蹈、诗词概莫能外。然而,气韵与韵律不尽相同,它属于写意中国画的艺术准则,其中包括势韵、笔韵、墨韵与意韵,是画家美学理想的迹化。
•笔墨是虚境,也可以说是笔墨化了的实境,它不是真实生活的再现,而是经过练的、符号化的艺术语言。它以力承笔,以势托形,以韵载物。因此,虚境是比实境更自由、更抒情的艺术语境,它与作品的生动性是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
•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泛的,而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笔墨会因为理论的总结而变得清晰,理论会因为笔墨的实践而变得明确。
作者:赵占东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