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南宋韩淲的两句诗,写出了瓶与梅在中国古代文人生活中的意趣。梅瓶,在中国古代众多瓷器造型中,风格独具,元以前就是一酒具,明中晚期以后,梅瓶的观赏陈设作用则越来越明显。文人喜欢用它插花——它的口很小,文人认为这和瘦骨嶙峋的梅枝是相匹配的,插一枝梅花显得特别雅致。这种典雅的造型、浓郁的文人气息,也使得梅瓶成为了瓷器收藏者的挚爱。
此酱油梅瓶高约23.5cm,口径2.5cm,底部7.5cm。瓶口窄小,颈短肩宽,瓶身渐收,底部微微外撇,造型优美匀称,整体施酱色釉,外表泛黄色,人们又称它为紫金釉,也称柿釉。因为釉料含铁,所以在高温中产生了类似铜器的质感。从这件梅瓶可以看出它釉色莹润,光泽含蓄,有一种淳厚质朴之美,展现了宋代追求朴素的极致。
类似酱釉瓷器产量稀少,这与烧造难度密切相关。从这件梅瓶口沿窑沾露胎处也可以看出,釉料在烧造时向下垂流,露出了洁白的胎骨,烧造单色釉瓷器的胎体原料比普通白瓷要求更严格,而胎体外面只挂一层很薄的釉层,经过上千度的高温烧制,窑变极难控制,要达到釉色纯正、通体一致、光润美观的效果难度相当大。因此类似这样的酱釉瓷器主要以碗、盘、碟等小型瓷器为主,而这种梅瓶之类的大件瓷器因为太难烧造,所以存世量极为稀少。
喜欢玩收藏的藏友可以关注小编艺术号,每天一个好玩有趣的藏品分享给大家。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