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潘世勋是我国重要的油画家与美术教育家,也是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的知名教授。我馆正在进行的展览“淬砺求实,以真为师——潘世勋的速写与油画”,从他艺术人生的三个关键词“速写”“西藏”“技法材料”出发,对他在中国现实主义油画道路上的实践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复现。展览不仅通过重要代表作的呈现,概括了潘世勋作为艺术家取得的丰硕成果,也通过对潘世勋教学理念的梳理,为我们还原了一位教育家在教书育人中的一言一行与点点滴滴,以及其中映射出的新中国美术教育的总体时代特点。在展览期间,我馆还相继举办了有针对性的学术研讨及教育活动。
参与活动的师生在潘世勋先生的展览上共同合影
2020年1月2日,针对青年学子如何画速写,我馆公共教育部和中央美术学院附中邀请潘世勋为附中学生带来了一堂速写公开课,附中副校长陆阳和公共教育部主任任蕊担任课程主持,附中学科委员会副主任朱兆曦、专业教学部主任白文中、分团委书记董环宇、18级专业年级组长姜涛及40名学生参与了此次活动。潘世勋就同学们在速写上面临的具体问题给予了深入浅出的解答,并翻看了同学们带来的速写习作,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体会给出了速写练习上的宝贵经验。
上:潘世勋 陆阳 任蕊
下:公开课现场
在公开课上,潘世勋反复强调,“学画画要靠自己对绘画的认识”。他表示,在自己的速写教学生涯中,从未教授过任何具体的技法,而是启发学生们自己去观察。潘世勋在此引用了一句老先生的话,“画画不能借别人的眼睛,大师的也不能。”潘世勋认为,任何技法、材料都需要根据表现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画家作画应该不受限于任何媒介,以自我感受为主。
公开课现场
“对绘画的认识”,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依靠借鉴与临摹习得的技巧。二、以观察为基础,建立的对生活的感受。速写正是练习这种感受的方法。课堂上针对几何形体、石膏像的素描练习旨在提高学生们对普遍的、基本形的认知,但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真实、复杂的形体的敏锐观察。课堂外的真实世界才是无穷变化与多样的。因此,除去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学生们更应该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速写练习,训练自己在普遍中抓住细微区别的能力。潘世勋认为,一个会画速写的人,或许素描、色彩都不够好,但却是真正会画画的人,“即使是抽象艺术家,也是在写生的过程中,产生了对形的理解。”
冰河取水 1963年
面对当下同学们喜欢画照片的习惯,潘世勋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照相机是否能捕捉一个人最真实准确的状态,我认为这需要加以商量。”潘世勋认为,如若将镜头比做人的眼睛,那么面对各种类型的照相机镜头,哪一种最能照出人的真实?图像编辑软件本身设定的框架为创造与表现立下了前提条件,这些对一位画家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潘世勋以美院老先生、艺术家王式廓曾经的教学方法举例,指出,“王先生认为画画不但要画人,还要画出人的性格、了解他们的身世。因此,王先生主张画画之前要和对象进行交流,使人的生活经历就刻画在他们的脸上。”潘世勋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画出的速写,显然,所包含的信息与照片是不同的。“画画是和生活进行对话,而照相机没有对话。”
侗乡集市人物 1988年
在此,潘世勋再次强调了“看”与“见”的区别,并对一些老师提出的“勾边画”、“剪影画”法表示出担忧。“速写不是为了将对象简化,而是为了寻找变化。画一个形,要了解其中之所以为形的道理,比如画一个人奔跑,就要知道肌肉是如何在运动中变形。”潘世勋指出,速写有时候也需要会编,这也是指艺术家在了解了基本结构后,在创作上进行灵活的运用。
乘大蓬卡车来参加那达木 1986年
在观看了同学们分享的速写习作后,潘世勋谈到一幅画要画得精彩的诀窍——还是“观察”。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够发现,即使是一道衣褶,也会由于不同服饰裁剪的变化而发生不同。另外,潘世勋也提醒同学们,不要用画素描的方法去画速写:速写是最直接、简便、利落的。画的过程中不要怕画坏,但每一次都要知道自己哪里没画好。
拉萨市医院小儿科 1960年
公开课的最后,潘世勋就同学们在速写当中最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在写生对象难以保持长时间静止的情况下,如何抓住转瞬即逝的动态和场景?潘世勋认为,写生的妙处正在于此——到生活中去画,去画活的对象。画家在画活动的场景时要有所选择,速写本来就不是追求完整的艺术,也不是为别人的艺术。并且,一个人最好的精神状态往往是瞬时的,或者是不同时的、是几个不同瞬时的综合。能画出这种综合性的体会,才是一副好的速写。
首钢浇铸车间 1974年
尽管潘世勋反复强调,自己不曾传授任何关于绘画、关于速写之具体技巧,但在整场公开课中,潘世勋的每一条建议,事实上都是针对绘画行为的最具体、细节的指导。它们不是任何抽象化、概念化的教条,而是源于潘世勋,或者是像潘世勋一样在美院任教数十年的老先生在教学生涯中摸索、论争出的感慨和体会。在此我们更能理解位于展览入口处的刻字——根据潘世勋在1979年《在工地谈生活速写》一文整理的“速写十要”。正如油画系副主任胡建成曾在12月的研讨会上指出的:“个展是对艺术家一辈子艺术成果的总结。潘世勋选择将速写作为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来呈现,足以看出他这一辈子与教育事业在情感上的维系。这不是他的追求,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这是最令人感动的地方。”
氆氇织成细细梳 1964年
文 | CAFAM官网编辑部
图片鸣谢央美附中、李标
展览时间:2019年12月3日至2020年2月08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二层B展厅
总策划:范迪安
艺术总监:马璐、张子康
学术支持:胡建成、王春辰、刘商英、石煜、夏理斌
策展人:刘希言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支持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北京美术家协会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作者: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