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飞天晨曲》1998 布面油画 130×162cm
利用传统绘画因素,按照现代人的审美眼光,用写实的方法创作出一种新内容的绘画,是我的一种嘗试。
1997年,有人给我出了个题目,希望我画一张既热情奔放,又浪漫抒情的中国传统主题油画。画什么好呢?我一時有些为难。有个朋友说:你是学壁画的,对敦煌壁画那么熟悉,人体又画的那么好。为什么不以古代的壁画内容或形式,和我们现代生活中的理念理想结合起来搞张创作呢!受到启发,我想这是个不错的主意,于是开始构思。
飞天,是敦煌壁画中有特点又很动人的系列造型,也是世人熟悉的能代表敦煌的传统绘画。就选飞天吧!在天空中飞舞的天女,不是既浪漫,又美丽嘛!
在唐宋的敦煌壁画中,飞天都是裸着上半身的仙女,这可能是因为最早敦煌壁画的人物造型是从印度佛教传来的缘故吧,而古代印度的服飾確是如此。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多数是执噐奏乐,揮撒花瓣或飘飞午蹈的姿态。我确认了以奏乐和午蹈为画面的基本动态。先確认主题,再寻找表现语言,这是我通常构思的基本规律;而从人物动态先入为主地着手构思,则是我创作思维的一次逆行作法。即:有了内容再確认主题。因奏乐和午蹈为内容的主题—飞天晨曲—从而诞生。
以下的创作就简单得多了,选取笙弦管笛等噐乐,组成个小乐队,分好主次並设好相互关係,勾勒构图,设定环境,完成小稿。
在创作正稿時,对人体的描绘是最吃力的过程;由于动作难度很大,请模特儿摆姿势画写生是困难的,最多画个粗略的速写。所以必须运用画人体的知识和经验,作默写的创作,结果不免有些人物略显不足。
该画完成后,得到了各种不同的评论,但对于这样创作方法的嘗试,却意外地得到一致的肯定,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无疑,这对我以后的创作,是一次宝贵的经验和积极的鼓励。
(原载1998.12华风新闻)
作者:黄传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