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超越现实的现实——刘恚君老师的画道

  用心飞行,无远弗界,不役于形,乃能超越。
  每每看到刘恚君老师的作品,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句子,这,也是我最欣赏的句子。《短暂的花季》、《冲向自由的鱼》、《自寻烦恼》.......刘恚君老师都在用写实的技法,描绘出超越真实的真实,表达出绘画相对现实时空的自由,并将哲思与精神注入其中,与其说在绘画,不如更准确的说在描摹精神。
  刘恚君老师初学国画,籍于此,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体味,有着中国传统文人特有的气质与修养。因此,在他以后更长期的油画创作过程中,以至于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如血液般浸透进他的作品。中国文人画的思想在于,不着力表达事物的表象,而致力于将情怀灌输其中。刘老师的作品,很少有单纯的风景与写实作品,每一副作品,无一不在力图表达着人性的精神与思考,这一点的文化脉络,恰好与中国文人画的理念一脉相承,殊途同归。
  我们看他的作品,画面的形式是古典优雅的,画面内涵是充满中国传统哲思的。


作品:《圆满》

  《圆满》,这幅作品正是以中国道家阴阳思想中的太极图为主题创作的。男、女为表达的阳、阴的两极,孩子正是阴阳结合的产物,从构图上,三个人物巧妙的、相互镶嵌为一个浑圆,这正是道家推崇的阴阳相合,圆融饱满。


作品《自寻烦恼》

  《自寻烦恼》,那位被绳索纠缠、樊笼束缚的女子,表现得如此痛苦、挣扎,即便观众的第一观感,那些绳索与樊笼也是如此真实顽固,但仔细再看,樊笼是无法真实存在的,而所谓绳索的繁复的纠结,其实也是一抽即离,并没有真正的滞碍。这幅作品,我们读到两个内容:一是让观者真实的感觉了三维空间不可能之结构,这是刘恚君老师其它作品里也有过的一个艺术手法,比如《天堂之门》。二是作品内容预示了带给生命痛苦的种种滞碍,无不困于一心,不过是心生一念、执着一念而已。《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幅作品,岂不是对这种精深的禅思做了最直接显明的阐述?


作品《彼岸》

  折一只纸船推入月光,
  想象,会在心与心之间航行。
  而灵魂的躯壳如此沉重,
  载不动,飞不渡!
  很多年前我曾经写下过这么几个句子,初见刘恚君老师的《彼岸》,心头莫名的感觉契合,女子手中的纸船,岂非她脆弱的梦想?她多么希望,这只纸船能载她渡过幽幽冷寂,但看她冰冷的眼神,其实她是知道,载不动,飞不渡的!
  刘恚君老师的绘画语言也是多样的,他属于国画范畴的线描尤其精彩,直接取法陈老莲,遒劲绵连,加之扎实的写实功底,使得每一副作品都神采飞扬,即便在国画界也属上乘。
  刘恚君老师的绘画内容更是丰富多彩,以国画形式表现的传统题材有之,以油画形式表现的早期现实题材及后期哲思题材有之,甚至还有些颇具装饰画特点的作品,但无论哪种题材,无不得其精神,皆能发胸中块垒。
  在此岸的娑婆世界,在艺术的道路上,我不愿意以画种来定义刘恚君老师,我更愿意称刘恚君老师为一名远离名利的真正的艺术的行者,他各个时期的作品虽然艺术手段不同,内容风貌不同,但无一不在用精神绘画,并绘画出精神,而他扎实的绘画功底,也为这种精神的表现提供了游刃有余的可能。“我愿我的根深植于土壤,而把花朵,开在洁净的高处”。天赋的绘画技能,无疑是刘恚君老师的土壤,但我想,他更愿让人看到的,其实还是他作品中折现出的思想的花朵。

张佐宏 2014年元月写于弘毅轩南窗之下

作者:张佐宏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