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刘国强个展"移动的图像"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开幕

2016-03-17 21:25

  开幕现场嘉宾合影

  2016年3月17日下午4点,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蜂巢·生成”项目推出第十七回展览,以C/D/E三个展厅呈现年轻艺术家刘国强的个展“移动的图像”;展览由王旖旎策划,展出至2016年4月17日。

  艺术家刘国强(左)和策展人王旖旎(右)

  1988年出生的刘国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研究生师从“中国录像之父”张培力;2011年参加北京草场地纪录片影像节,同年本科毕业并参加中国美术学院优秀毕业作品展;2012年参加“关注未来艺术英才”计划入围展(今日美术馆);2015年获“罗中立奖学金”提名,并参加上海艺术影像展(OCAT)。他在创作中显示出理性冷静的视觉表征,以及对物理规律与辩证逻辑的关注,这在同龄艺术家身上极为少见。

  艺术家刘国强和策展人王旖旎做媒体导览

  刘国强的创作包括装置、录像、绘画、摄影以至表演和跨媒材等多种形式,而在视觉上则呈现出简洁、平静、节制的特征:剥离了情感以及装饰性的视觉编排,仅留下能够精确呈现物本身的图像——它们极简干脆、黑白分明。依靠自己的高度敏感,他在生活中探测到日常经验的盲区和对日常事物的认知空白,这些“日常经验”和“一般规律”的图像提供了似是而非的观念,指向了时间、运动、物理维度中的悖论关系以及由此指涉的人的知觉的局限性和荒诞性,这也是刘国强所关注的主题。

  艺术家刘国强(右)与藏家交流

  “移动的图像”是刘国强的首个个展,将集中呈现艺术家近几年来创作的录像、摄影以及绘画等作品,构建一个纯粹、理性、极简气质的视觉场域。图像是无辜的,始作俑者将它们置于意义世界的入口,偏离于惯常的审美目的,也不构成何种作者指定的隐喻,转而在图像意识的内容—立义范式中寻找缝隙,将观者对图像的感知引向某些日常难以察觉的幽微之处,依凭观者而非作者的想象力去统摄它们。

  刘国强 距离 2015 录像 0'25”

  刘国强 距离 2015 录像 0'25”

  刘国强 空间-1# 2014 摄影、爱普生艺术微喷、哈内姆勒威廉特纳纸 36.7×220cm

  刘国强 方向 2015 录像 0'25”

  刘国强 形式系列-正方形与正方形2# 2016 布面丙烯 130×130cm×2

  刘国强 尺寸系列-29.3×29.3-1# 2016 布面丙烯 150×150cm

  刘国强 窗子 2016 摄影、爱普生艺术微喷、哈内姆勒威廉特纳纸 100×100cm×2

  刘国强-正方形与菱形 2015 摄影、爱普生艺术微喷、哈内姆勒威廉特纳纸 110×110cm×2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来源:新浪收藏当代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