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今年,一连串艺术大腕个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现,使得央美美术馆在如今美术馆建设大繁荣的格局下尤其出众,这与央美美术馆现任“掌门人”王璜生个人美术馆理念和情结密不可分。之前任广东美术馆馆长时,王璜生已做出了数个业界话题, 2009年来到央美美术馆担任馆长。做了12年美术馆馆长的王璜生觉得,国内太多美术馆做得实在有点烂,自己毕生所愿希望中国的美术馆做得规范一点。
美术馆要是不能提供好东西,会养坏观众的眼。它是一种文化定位的机制,应该对某个时代、某些艺术品可以进入美术馆给出定位标准,并将这样的标准提示给社会。
在中国的很多美术馆,我们甚至看不到中国文化的历史脉络,更不要说看到国际文化。故宫博物院的性质应该相近于罗浮宫,但我们在故宫看到什么?整个是旅游文化,看不到中华文明发展的线索和珍贵文物的有序展出。拿出来的东西多数是为了给游客看的,弄不好还可能被随便偷走。
我从广东美术馆来到央美美术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推动它成为一个公共美术馆,不要先将自己定位在“学院美术馆”。比如开放一楼大堂、设立公共服务区,此外,我们开放论坛、美术馆之夜活动等,近期又提出服务望京地区的公众等。
第二是规范化操作。中国多数美术馆是参展者自己布展自己折腾。其实,灯光、空间,作品之间的关系,参观的路线、节奏等都是学问。此前我们有个展览向画廊借作品,画廊提出必须签合同,负责借展的人愤愤不平地跟我说:“他们居然要我们签合同。”——中国的美术馆行业及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实在不可思议!你跟人家借艺术作品不签合同吗?其他不规范的东西就更多了。
当初因为自己是学美术史论出身、对国际的美术馆有点感觉,就边做边学了。谈不上“终极目标”,我只是觉得美术馆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应该为之做点事。
但是,中国的美术馆离世界实在还很远,说不好听点,是越来越远。人家有规则,有传统,有社会基础,并在发展,而我们,是左冲右突之后的疲惫不堪。其实没什么目标,只是说,如果能使中国的美术馆在某个方面做得像样点、规范点,就够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