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8-08 17:48
展览海报
(雅昌艺术网讯)继去年“晶体星球”艺术项目开启后,2015年8月8日下午3点,罗苇个展:“晶体星球”第二次展览在北京艾米李画廊开幕,这也是罗苇与艾米李画廊又一次深入合作。展出的作品包括架上绘画、多媒体装置等,进一步完善了其“晶体星球”项目。
艺术家 罗苇
《晶体星球 CP No.44 》综合材料 58x44cm 2015
“在有限的空间当中,建立一个无限延伸的多维度立体超时空艺术项目”是艺术家罗苇对晶体星球的释义,而在整个展览中,我们也会看到由架上作品和多媒体形式构成的空间展示,相比第一次的嘉年华盛典,更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科学构思,由具体的个人到建构和完善一个具有“爱的秩序”的空间世界,对于艺术家来说,她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观察世界、感知世界的方法。
晶体星球视频
进入展厅,呈现的就是“晶体星球”大幅背景墙,介绍着“晶体星球”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与墙上的说明相互指向,体现了罗苇个性化标签的艺术表现形态。展厅中间则是播放着“晶体星球的”多媒体视频,融合空间装置、以虚拟设定的多维方式来进行未来设想,与整个CP星球融为一体。对观众来讲,也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尝试进入程序员设定的晶体星球体验区中。
晶体星球杂志
晶体星球初级系统版本
另一个展厅展出的则是罗苇最新创作的7幅架上作品,通过这些作品,艺术家要表达的是在晶体星球上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相互交融合并,每一幅作品都是经过仔细的画图构思,然后进行实施,对于材料的选择更是五花八门,除了丙烯、还有咖啡水、清漆等化学物质,处理手法是进行做旧,反复调试颜色,拼贴。而且画框的材质样式选择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专门来定做的,对罗苇来讲,这也是作品不可缺的一部分。
“每张画背后都是有故事内容的,比如《未完成的过去》,因为我们的‘过去’没有完成,所以把‘过去’放到‘现在’继续,我一直在扩充和更新晶体星球系统。第一次个展给人一种感觉是轻盈或者是离开地球的;慢慢会加入一些跟我原来系统不符合的东西,一年下来变换很多次,到现在变成了跟过去的融合,更加接近地球本身、接近人本身。”罗苇介绍到。
《未完成的过去》综合材料79x125cm 2015
《被设计而成的人间乐园》综合材料110x200cm 2015
其他的绘画作品包括:《被设计而成的人间乐园》,是借用了博斯的《人间乐园》,将它变成一个被设计的空间,由程序所操控,内容则是人类情感的展现。《C.P 美术馆》描绘的是未来的美术馆,里面同时展示了倪瓒和杰夫·昆斯的作品,把不同时空并置在一起。《空无的购物中心》描绘的是一个里面几乎什么都没有的商店,其表达的是对资本的反讽。
《 C.P 美术馆》综合材料 129x159cm 2015
《空无的购物中心》综合材料128x110cm 2015
“晶体星球”去年只是建立了一个概念,时隔一年她已经从架上跳脱到多维度空间,除了传统的架上绘画,融合空间装置、显示投射虚拟设定、动画、游戏等多维方式,罗苇试图将“晶体星球”塑造成能承载艺术、科技、互联网为一体的综合有机体,并致力于打造一个多维度空间下无限延伸的跨时空综合领域项目。
2012年从央美毕业之后,罗苇开始实施她的“晶体星球”项目,这也让她的脚步变得马不停蹄。随着她的作品开始被大家所认知,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她接二连三地受邀参加了南京世界艺术村驻村项目、韩国光州美术馆驻北京创作中心项目以及香港“CAFAM未来展”K11项目,而且即将在今年9月份参加亚特兰大的艺术家驻村项目。除此以外,罗苇也同时进行着“晶体星球”项目的其他分支内容,包括:个展、各种与艺术家、摄影师、舞团、画廊等合作的活动。
《早上好和我所看到的》 综合材料 200x350cm 2015
通过不断地实施各种活动,罗苇表示,关于“晶体星球”的分支与三层结构未来规划设定,已经在她的脑中形成,虽然看似科幻,但这是自己的团队所共同努力的目标。“我不是一个一定要达到目的的人,顺其自然,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对于未来的设定,罗苇没有给自己太大压力,她把每次作品销售所得全部投入下一个项目,并通过每次的活动实施逐渐完善她对“晶体星球”项目的设想。
对话罗苇:艺术界的“创业者”
雅昌艺术网:晶体星球源于你对未知的兴趣?
罗苇:其实是我对真相的兴趣,我一直想到底真实世界是怎么样的,因为我对真实世界特别感兴趣。我之前在一些采访上提到“宇宙秩序就是真相”,我们一直寻找这个宇宙秩序到底是什么,宇宙秩序触发我做一系列的事情。
《C.P 半人》 综合材料 90x183cm 2015
雅昌艺术网:“晶体星球”计划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想法的?
罗苇:从2012年毕业开始。毕业之后开始做一些策展活动,空间,和一些非盈利计划。之后我发觉艺术家要跟别人沟通,不能自己画自己的东西,所以我开始了一些空间装置的东西,之后我又发觉三维空间不能满足我对事物的认知,所以我开始了一个多维层面的调查,大量去研读、学习,跟不同的人沟通,关于整个多维层面的东西,开始了“晶体星球”项目。
雅昌艺术网:这次绘画的作品和上一次个展嘉年华的“晶体星球”项目比,看起来有了很大的变化?
《剧场中的剧场》综合材料 238x318cm 2015
罗苇:因为希望做跟以前不一样的东西,但小件作品有一些延续,只是形象和以前相比有一些改变。我不做太大幅度的改变,控制一部分不变,一部分改变。这次的绘画作品,我们是用特别严谨的绘制方式,从设计做图开始,要考虑每个部分的情况,画到一定程度再摆开,评估每个地方需要加什么,一点一点地覆盖。
晶体星球是一个大的项目,绘画只是我其中的一个分支,展现的是晶体星球的内容。和其他分支比起来,绘画的科幻感和未来感不是很强,因为它实际上是将过去、现在、未来并置是,可以看到我们用的是一种古典油画的传统技法,将非常新的内容放置在旧的框架当中。
观众观看视频
雅昌艺术网:晶体星球现在的分支情况是怎样的?
罗苇:其实我们今年一个新的更新是三大块:一块是物理层面的,它包括创建项目,比如创建实验室、嘉年华、舞台、社区,社区里面有居民身分证、居民邀请,还有美术馆等。因为我跟美术馆合作就把他的美术馆变成晶体星球美术馆,还有酒吧、杂志、服装等,这是物理层面的东西。第二个是互联网云层面,也是我们正在进行的项目,跟程序员合作,这个是我非常漫长的计划,现在是比较初级的一个感觉,还在继续发展。第三个是宇宙层面,这是实验室核心的一些内容,我们会研究一些多维空间、关于时间、关于未知的东西,类似霍金的宇宙论,包括调查外星人等等。
雅昌艺术网:听起来你好像对宇宙、空间、科幻非常感兴趣?
罗苇:我对很多东西都比较感兴趣,物理学、天文学、医学等各方面的东西。这个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我是从2010年开始大量阅读,看不同的书籍,包括宗教的,还有一些电影类、文学类、喜剧类的书籍。我尝试做一些自己没有做过、没有看过的东西,对越不熟悉的东西越感兴趣。
我不排斥科技,但是我从来不看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我觉得很多科幻电影、科幻小说充满了杀戮,它其实是一个战斗、战争的东西。但是我自己的创作跟这个没有关系,更多的是跟人性本身有关、跟自己有关、跟自身和他人的连接有关,所以我对一些更核心的内容,比如对生命体验的东西更感兴趣。
雅昌艺术网:你自己本身对生命的体验应该跟大部分人是不一样的?
罗苇:我喜欢尝试新东西,不一样的东西。但是我不会做一些很过激的或者是冒险的事情,在艺术创作上我也不会做一些特别的过激行为。我一直会在衡量这个度,平衡这些度。有一些艺术家让自己置于一个危险的位置,我不会这样做,但我每一刻都在更新自己全身的细胞。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对于“晶体星球”项目,你本人和它的关系是怎样的?
罗苇:“晶体星球”更多的是一种设计,让我抽离出艺术之外,我在外面去观察,晶体星球跟我有关系,但是它也跟我没有关系,我旁观晶体星球的个体,也是制造它的人。其实这样的一种态度会给我一种安全感。因为这样子的话我不会被我的艺术拖累,也不会让我生活或者是思维、情感、情绪上有的负担。
《晶体星球 CP No.47》 综合材料 直径40cmx16 2015
雅昌艺术网:这种“安全感”似乎是我们当下人非常需要的一种感觉?
罗苇:因为我是这个时代的人,我肯定做反映这个时代的状态。我觉得社会更好的状态实际上是一种爱的力量,这个爱的力量不是说我对你漠不关心,不是让你觉得非常有束缚的,有负担感的,而是一种无条件的爱的力量,这是一个未来的趋势,它不是一个问题。真相里面包括了爱本身,包括了秩序,是一种有秩序的爱,而爱本身不会让自己危险,是让自己更加强壮和独立。
罗苇在向观众讲解作品
雅昌艺术网:那么“晶体星球”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罗苇:我对“晶体星球”的未来设想是一种科技城的感觉,里面会有很多大型的建筑,有一些互联网公司和工厂,我的团队里面的伙伴们都穿着制服。我们的制服每一季都是不一样的,可能是用最好特别舒适的材料,都在那里很愉快地工作,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自己能做的,一起去成长,一起去工作,对我来说就满足了。
展览现场
(实习生:段维佳)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罗书银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