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笔墨文章——信札写本专场
6月3日(周一) 上午9:30
嘉德艺术中心拍卖厅 C厅
黄侃曾对弟子陆宗达说:“记日记是很好的方法,既可留下心得,又能锻炼手笔。”2019年春拍“笔墨文章——信札写本专场”中有黄侃《六祝斋日记》手稿1册,正好可补中华书局版《黄侃日记》中的阙遗,为研究一代大师黄侃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黄侃(1886-1935)
黄侃初名乔鼐,后改为侃,字季刚,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黄侃于经学、小学、文学、哲学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与章太炎并称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
Lot 2197
黄侃
六祝斋日记
近代稿本
1册17页 纸本
17×11.2 cm
此件黄侃《六祝斋日记》手稿1册,共17页,首题“六祝斋日记卷六,黄侃季刚。”所记内容起自民国十一年(1922)五月五日,迄于同年六月一日。黄侃曾言“惟以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发愿五十岁后才著书,所以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黄侃著述仅仅为《黄侃论学杂著》、《黄侃手批十三经》等寥寥几种。由此,黄侃日记成为了解这位大师的重要媒介和资料。
中华书局曾于2007年出版《黄侃日记》三册,其中包含《六祝斋日记》五卷。时负责整理黄侃日记的黄焯(黄侃之侄)在题记中说到:“六祝斋日记讫于一九二二年五月四日(夏历壬戌四月初八日),先叔祖母田太夫人殁于夏历五月初八日。前此一月,应有日记。不知何故止于四月初八日,疑有阙遗。焯。”而此件手稿内容起自一九二二年五月五日,正好可补《黄侃日记》中之阙遗,也证实了黄焯“疑有阙遗”的猜想。
黄焯题记
2007年中华书局版《黄侃日记》
黄侃治学勤奋,以愚自处,主张“为学务精”、“宏通严谨”。他重视师承,但不墨守师说,常以“刻苦为人,殷勤传学”以自警。虽是名声赫赫之学者,且身体虚弱,仍致力学术而不倦。
五月十六日:写诗古音表、佩文韵字正各少许,已深夜遂眠。
五月十七日:夜觉鼻鼽,未能多阅书,仅点竣惜香乐府,写诗音表至照纫而已。
五月廿日:连日不适兼失眠,虑病复发。
五月廿五日:晚觉左颧连耳俱痛,不知何故。
黄侃自幼丧父,由生母周氏和慈母田氏抚养长大,对二位母亲是出了名的孝顺。1908年,黄侃生母周孺人病重,家人电召正在日本留学的黄侃还家侍疾。黄侃回家6个月后,他的生母去世,葬于蕲春黄氏祖茔。黄侃大恸,乃至吐血。黄侃居乡守墓时,清政府严捕革命党人,因叛徒告密,政府派出捕快前来抓捕黄侃,闻讯后他不得不逃亡日本。黄侃返日后,仍日夜念及母墓。1912年,邀请当时同处境外的诗人画家苏曼殊为其绘《梦谒母坟图》,并亲自撰写《梦谒母坟图题记》,详细陈述家事。
五月八日:今日为先所生母周太夫人生日,朝暮设祭,夜焚纸钱二十包。太夫人若存,今年不过五十九岁耳。奄弃不孝,忽已十四年,岁月日远,音容莫追,永痛苍天,孤苦苍天。
五月九日:今日为慈母田太夫人生日,八十六岁矣。欣遇嘉辰,举家欢昪。早起祀先,率子姪叩祝千春。客寻至,凡十人。
明朝人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纵观黄侃一生,虽狂放不羁、多有瑕疵,但正学以言,大节不亏。除了学术上的突出成就,黄侃的真性情也一直为人所称道,嗜酒、嗜书、嗜美女,一生狷狂。
五月五日:梅僧来以有正书局颇黎板印化度赠余,并示篆帖数种。同去过其家,复出至酒肆,邀若夔至同饭。
五月十八日:张贤举送腌肉一脡来,虚与委蛇,良以为苦,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中国嘉德2019春季拍卖会
预 展
5月30日—6月1日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嘉德艺术中心
拍 卖
6月2日—6月6日
嘉德艺术中心
作者:中国嘉德拍卖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