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丁方画集》前言

  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艺术上,丁方都属于本世纪中国画坛最具影响的艺术家之一。丁方以赫刺克勒斯式的英勇无畏、俄狄浦斯式的长歌悲壮、普罗米修斯式的博大仁慈,试图给灾难深重的祖国和日益滑向衰微和卑劣的民族文化盗来宗教和道德的崇高之火,因而在他身上也就同时饰演着英雄和殉难者的悲剧角色。英雄主义是天赋的、自发的、义无返顾的;而悲剧则是必然的,注定逃不掉的结局,尤其在二十世纪末的中国画坛上。我们不能不把80年代的丁方和30年代的徐悲鸿(中国画坛上稀有的两位试图以艺术救国救民并且身体力行的艺术家)作一个比较: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奚我后》呼唤的是一种忧国忧民、自强不息然而多少有些狭隘的民族主义精神。这一精神尔后影响了一大批画家。丁方的《悲剧的诞生》系列、《剑形意志系列》、《城》系列、《走向信仰》系列、《悼歌与倾歌》系列追寻的则是一种重返大人类前罪的忏悔与整体人格的提升这一崇高的目标。丁方在这条沉重的道路上走得如此之远,以至当他回首来路的时候,只能一人独享探险和盗火的辛酸和快乐。从这一意义上说,丁方进行的是中国画坛上史无前人的探索。丁方成功地把J.卢奥的宗教狂热和D.里维拉、D.A.西盖罗斯的英雄主义融汇在自己的艺术语汇中,从而产生出振聋发聩的呐喊。丁方在油画语言上的贡献也是杰出的,他那金工匠式的长期制作与反复涂染,使画面每个角落都弥温着色彩的苍茫、笔触的滞涩和金属的闷响,不仅为中国画坛横添了一种气势磅礴的画风,也为他的悲剧式的探索奠定了雄浑深沉的基调。
  注:以上对丁方艺术的评论文字摘自中国现代艺术品评丛书《丁方》前言页,广西美术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ISBN7-80582-742-7/J.540

作者:苏旅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