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3-09 00:00
3月9日,卢浮宫博物馆的“红厅”从巴黎空降北京,以法国浪漫主义艺术家德拉克洛瓦创作于1830年《自由引导人民》为母题创作的《从1830年至今》再次露面,香格纳画廊以“卢浮宫计划”为名,重现了曾梵志2014年10月22日在那的展览现场。
曾梵志艺术生涯中的这次也是第一次命题作文源于2011年与卢浮宫前馆长Mr. Henri Loyrette对话:希望借展览带动更多有关“古典与当代”的讨论。《从1830年至今》由四幅绘画构成,记录下艺术家在古典与当代实验的全过程。最初在母题的选择上,曾梵志欲与席里柯1819年创作的《梅杜萨之筏》进行对话。然而在与《自由引导人民》相遇时,那段从第一次观看印刷彩图到第一次与原作见面的十年的等待再次被唤起。
《从1830年至今No.1》 297x370cm 布面油画 2014?ZENG FANZHI STUDIO 曾梵志着迷于作品复杂的构图与带有强烈情感的色彩与笔触,在创作第一幅《从1830年至今》的时候,艺术家并没有对原作进行过多地解构,而是遵循画作复杂的构图,并采用更为丰富且张扬的油彩强化其中的情感表现。乱草丛生,个人的创作风格得到渗入。“在创作过程中,我一直小心翼翼地勾勒着各个人物的形象,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初习绘画的状态,感觉非常微妙。”曾梵志说道。
《从1830年至今No.2》 297x370cm 布面油画 2014?ZENG FANZHI STUDIO 然而在后三张的创作上,除了手握旗帜的女性,其余的人物被逐渐地淡化直到消失,对于曾梵志,原作打动他的,还有位于作品中心的半裸的自由女神。“对上世纪80年代的保守的中国人来说,她是一个惊世骇俗的形象。就我而言,这是继维那斯之后,我所接触到的第二个裸体的女性艺术形象。”画中的女性被塑造为大理石雕塑,获得不朽。“我用简单的方法勾画她,然后又让她被反复覆盖,最后我发现她从一个肉体逐渐变成了一个雕像。在最后一个版本中,我不由自主在她旁边画了一些断壁残垣。没有人类,没有活着的生命,我觉得或许这倒是一种终极自由。”
据悉,“卢浮宫计划”是艺术家这四件作品的最后一次亮相。展览将持续至3月22日。
《从1830年至今No.3》 297x370cm 布面油画 2014?ZENG FANZHI STUDIO
《从1830年至今No.4》 297x370cm 布面油画 2014?ZENG FANZHI STUDIO
来源:HI艺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