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缘于家园的梦想

  我就象一颗树,长得越高就离根越远,远得都快要忘掉了根与土的存在。时光流逝,童真难以寻觅。岁月如梭,家园恍然如梦。

  去年我回西安办展览,陪着父亲重回故里。我五岁多离开了出生地西安,自八二年把我带大的奶奶去世后就没有再回去过。我和父亲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变了模样的闹市中寻找着各自的儿时记忆,心里充满了温暖和感伤。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有关家园的记忆,就象陈年老酒一样日久弥香。我生于西安的老宅院,长在北京的老胡同。生活的印记如此之深,用不着天南地北的去刻意体验,脑海心头都是挥之不去金色时光,剪不断理还乱,不思量自难忘。

  我画民居和故宫题材已有三十年的时间了,从不经意的涉猎到全身心的投入,是一个漫长的渐变的过程。上大学时赶上了八五思潮,尝试过多种流派的画法,受过多种思潮的影响。一路追求探索下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但是没有一颗真正属于自己的种子破土发芽。有一次我躺在锡林郭勒空无一人的大草原上,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感到自己既渺小又无助,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画画的这块料。

  胡同是我八六年左右尝试的题材之一,我对胡同在路灯下呈现的光影效果很着迷,给我一种既真实又梦幻的感觉。这期间通过朋友介绍对《易经》产生了兴趣,又陆续读了不少南怀谨先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心慢慢的踏实下来了,一方面夜景胡同画的有了感觉,另一方面是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有了自信。我终于有了自己无需嫁接的的种子,又有了中华文化的活水浇灌,一路走来虽有风雨却气定神闲。

  古老的民居和故宫是家国情怀最好的寄托,是中华文化集中的体现,是我们民族活着的历史,是炎黄子孙难忘的记忆。

  有时候我觉得这些古老的建筑矗立在那里,默默地承受风霜雨雪和战火纷争的洗礼,在日月的辉映下散发着神圣的光辉,那才是中华民族浩然正气的真实写照!

  在我心里那些平凡的生活经历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愈发珍贵,值得在记忆的冻土下发掘出来,把我个人的家园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联系起来,用一幅幅画面展现日常生活中蕴藏的难言的真意。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日深,慢慢体会到我们民族曾经拥有的天人合一自然而然的人生智慧,寄情于山水田园平和的生活方式是多么令人神往!

  家园对我而言不只是旅途中赏心悦目的风景画素材,人生的归宿,梦想的寄托尽在于此。

2016.3.18

作者:萧鹏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