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无念为宗——陈玉圃

  陈玉圃,现为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山水,花鸟,人物。其艺术观念多受老庄及佛学影响。崇尚自然。主张画道无为。画格简淡。不事雕凿。他研习传统思想和文化,以自然为师,“无念为宗”,潜心中国画的创作。北方人的秉性和南方山水的滋养,造就了他简劲平实、气韵灵动的艺术风格。

  陈玉圃,又名陈玉璞。1946年生,山东历城人。擅长中国画。少时爱画,为山水画大家黑伯龙、陈维信先生的入室弟子。1976年任教于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1980年考入广西艺术学院为岭南派大师黄独峰教授研究生。

  曾先后任教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山水。花鸟。人物。其艺术观念多受老庄及佛学影响。崇尚自然。主张画道无为。画格简淡。不事雕凿。他研习传统思想和文化,以自然为师,“无念为宗”,潜心中国画的创作。北方人的秉性和南方山水的滋养,造就了他简劲平实、气韵灵动的艺术风格。

  艺术主张

  陈玉圃主张“画道无为”,在创作上追求一种格高的禅境和人文精神,以一颗“平常心”感悟着传统文1986年与恩师陈维信在国画大师李可染家中化中的“道”和自然风神。“道”是中国山水画论中的重要范畴。

  《道德经》中讲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道”,就是自然的规律。到了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论,直接影响了六朝以来中国山水画的发端和形成。南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讲“以神法道”,即强调艺术创作重在物我的精神感应。这就是中国山水画传统的创作观,重立神而不废道。陈玉圃先生主攻山水,兼及花鸟人物,他的山水几经宋繁元简,明枯清柔,终成自家面目。

  陈玉圃先生的绘画以浅墨瘦线运“淡”“简”高格,作品氤氲静气,使观画者得悟山川真趣。先生笔法松灵而意致严谨,墨法简淡而境界迷远,虽淡笔而不乏干裂秋风之致,运瘦线而坚劲使转如折股钗,他的作品能明透中见温厚,飘洒中得沉稳,淡简高逸,堪追元大家境界。在理论探讨方面,他强调画家对“道”和“本真”的把握与修持,从而形成“能以意求而不著空发意中境者为上乘”,既重笔墨又重情致的艺术主张。

  陈玉圃先生的山水画多淡墨,能淡不枯,意趣反显天真,多瘦线(简称长线条),而“飞白”传神富“士气”,一淡一瘦,妙得简逸境界。其山石少米家厚重,却有潮湿迷蒙真趣,其竹树乏云林苍朴,而得清丽冷逸神韵,其岗岭云水,隐隐江南山川神韵,而淡简笔致间似有石溪、石涛,浙江清癯挺拔之风致,随意驰骋,古意盈然。

  心画贵真

  什么是心?用王阳明的说法,心就是我的灵明。那么我的灵明借笔墨以迹化之,也就是“心画”。中国画主张写意,意者心音,写意画也就是心画。然而,心有真伪,画有优劣,难免有鱼龙混杂之叹,所以心画贵真,惟得真乃可感人。王宰“十日画一山,五日画一水,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八大山人则“攘臂弱管,狂呼大叫,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醒时欲求片纸只字不可得,虽置黄金百镒于前不顾也。”而很多一家作画时,惮毁誉于前,惑金钱于后,则必然会进退维谷,左右失据。是画家心志因物累而失其本真澄明之性也,故画现衰、颓、俗、鄙之相,是为作“心画”者戒!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