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小馆主替你看了个展

2018-07-12 12:00

原标题:小馆主替你看了个展

今天,小馆主要疯狂安利一个网红打卡好去处:

全名:《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

坐标:北京故宫箭亭广场

面积:1600平方米

展期:2018.5.18—2018.10.18

还没去就已经看到微博上好评如潮:

于是,小馆主急不可耐地赶到故宫玩穿越。

红色的外墙给人以皇城的威严感。

踏进展演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幅高清多媒体长卷。

长卷有38米长,4.8米高,再现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这可是由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师花了一年半的时间用传统手绘方法画出来的!

大到广阔郊野、潺潺河流,小至船上的铆钉、货郎的商品、广告牌上的文字,尽收画中。接连的茶楼,遍布城间的酒馆、餐厅,繁忙的汴河,不断外出游春和在城内奔波的人群、满载货物的外国骆驼商队,让小馆主瞬间穿越到了宋代的汴京,竟然精细到连每个人物的面部表情都瞧得一清二楚!

“客官您里边儿请~”

在第二展厅孙羊店沉浸式互动剧场门口回过神来。

热情的店小二招呼着客官们(今天我们都是客官)进店,入座于店内一楼四角桌前,只见一幕幕酒家里鲜活的情景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上演。全息投影和剪影技术与真人演绎相互交织互动,让小馆主差点没分出来谁是真人谁是影像。其间的小惊喜是居然还有真人娴熟的琵琶演奏。

掌柜的好生严肃!

离开孙羊店,就望见一条湿漉漉的青石雨巷。

踩上去即刻感应出一圈圈激起的涟漪(那是虚拟泥坑吧。。。)一步两步,摩擦摩擦……不小心踩到了小青蛙,它居然会呱呱叫呢!

穿过小巷,就来到了虹桥4D球幕影院。在汴河码头“坐”上一条大船游览汴河,在真实晃动的感觉中,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任柳枝拂面,任河水划过脚下。

乘船穿过城市,跟随着船体摇晃。两岸的百姓有做生意的,有打水的,有挑担的,有骑马的,有捕鱼的,生活气息十足。伴随着标志性的一个颠簸,便穿过了虹桥。

渐渐地,夜晚来临,繁星升起,满天星河,万家灯火。天空中无数孔明灯让小馆主即刻闭眼许了个愿。

总之,视觉效果和音效都令人非常震撼,看完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还有一种货真价实的晕船感。

鲁豫也来体验过呢!

最后就来到了宋人文空间。原来宋代文人雅士的日常是这样。

宋朝的繁荣昌盛小馆主有幸在千年后的故宫体验到啦!墙裂推荐哟!

能创制出这么逆天的”穿越神器“,背后的主创团队也是腻害了。这个展演是故宫研究室、故宫资信部、故宫出版社与凤凰卫视聚集中国顶尖的艺术家、文化大家和高科技开发团队,组成专项小组全程共同创制。

小馆主当然不能错过见识见识主创团队开开眼的机会。想方设法”偶遇“了两位幕后大神:凤凰卫视领客文化董事总经理、故宫凤凰领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晓燕女士和凤凰数字科技CEO王晓东先生。

黄晓燕的优雅气质着实让小馆主感到优雅亲切却又高端大气。非常符合清明上河图3.0主创的形象~

凤凰卫视领客文化董事总经理、故宫凤凰领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晓燕

黄晓燕在1996年就加入凤凰卫视了,作为记者及制作人参与了凤凰早期几乎所有最著名的大型节目,如《飞越黄河》、《千禧之旅》、《永远的小平》等。(不得不夸赞一下凤凰人的归属感和奉献精神)

岁月是不是太眷顾女神了!

小馆主提示:图中还有亮点。自己找~

文物深藏在故宫里面,很少有机会被带到世界各地去给大家看。所以,我们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文物从宫院里走出来。

“在《清明上河图3.0》的创制过程中,最头疼的就是跨界人才之间的工作交流、合作。因为这次集合了博物馆创意策展、数字多媒体开发、舞台戏剧艺术等至少三个完全不同的门类进行融合创作,大家原有的惯性思维、工作流程和语言风格都不一致,工作起来所说的话和真实的意思不一定互相能理解,在诸如“先有视频再做音乐,还是先有音频再创作视频”这样的分工步骤方面,就始终纠结,耽误了很多工夫。虽然目前呈现出来的不是最满意的效果,但是也将这种跨界创作全部经历了一次,知晓其中可能遇到的屏障,今后改进就有了底。

展演开幕后,除了面向公众预约的开放观展外,每天都有凤凰卫视全球各个部门及故宫各个部门邀请的嘉宾或同事参观,我们就在正常的工作之外,多了接待的任务,随时需要“入宫”。大家不管哪一个岗位,都被逐渐培养为导览员。

这不是网红院长单霁翔嘛!

在导览工作中,我们虽然提前学习了有关《清明上河图》及北宋的知识,但是,每一次刘老板都会提出一两个新鲜的问题难倒大家,他总能提出不同角度和好奇的点,我们又赶紧再回去查资料咨询专家,等到下次导览时再运用其中。(好老师也很重要~)

可见,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所饱涵的历史文博信息是多么地丰富,是我们永远学习挖掘不完的。”

想去参观的抓紧时间啦!热情好客的高颜值队伍在宫里迎接你!

凤凰数字科技CEO王晓东(右)

王晓东是LED光电显示技术行业的专家,拥有多项国家专利,无论是户外广告应用、开发、设计、生产、工程实施及广告运营都运用的游刃有余。

王晓东可是本次展演的大功臣。你一定想象不到,这个气势宏伟的展厅是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搭建出来的!!!

在酷热的北京,王晓东亲自监工,日夜兼程,风雨无阻。

“这样的工程在故宫是史无前例的,故宫从来没有搭建过这么大的临时棚。这样大的一个展程所动用的工种非常之多(强电、弱电、搭棚、结构部分……)整个施工过程有三百多个人参与。

因此自搭建开始其实就非常困难,最初的一周两周甚至会有想放弃的感觉。当时还开玩笑说“为什么没有向乾隆爷申请在他家盖一个这么大的房子”。由于消防、规划、城管等各方面因素,审批难度非常大。

由于施工过程涉及行业非常多,工程要求高规格,不能出任何工程事故,所以管理难度也非常大。白天不能影响故宫正常游览,很多工程都要靠晚上去做,经常干通宵。在凤凰的很多员工都很自(zi)豪(chao)地说:“我在故宫睡过觉!”“我今天又睡在故宫了。”

有时候晚上在故宫会遇到猫,想起一些传说。。。(自行百度故宫灵异事件。。。想来还是有点怕怕)

由于要赶在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开幕,我们4月10日左右进的场,一共只有一个多月时间。 单院长对这个工程很是担心,几乎每天进来看工地的进展情况,经常抓住一个员工就问:“可能完吗?”

最终在5月18日准时开馆了。这也是我们很自豪的一点。

we are 伐木累!

“对我来说,最喜欢的当然就是第一展厅的巨幅长卷啦!这是最突出的一个亮点。

我们在全国招募画师,以传统手绘的方法用一年半时间画了几万张手稿,最后合成动画。我们现在看到的画卷是38米,但展开后是102米,每一帧笔触都还原张择端的原画。(这是多么巨大的工作量啊!)

数字内容总分辨率达到了10万点×5000点,这是非常大的数字内容,是非常值得未来珍藏的一个数字资产。”

将整个长卷全部用二维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是第一次突破;把一幅画打造成可以穿越的实景是第一次做;在球幕下坐船游览一幅画也是第一次尝试;在故宫内用一个月时间搭建起来如此气势宏伟的棚更是第一次。

来源:凤凰网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