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热点】磁场青年艺术家系列讲座艺术头条直播合集

2018-10-09 16:36

十月· 磁场系列讲座月
10.08 林 芮襄 LinRuixiang
10.15 郑 达 ZhengDa
10.22 蓝 庆伟 LanQingwei
10.29 毕 蓉蓉 BiRongrong
总策划/ 金 亚楠
主 持/ 宋 振熙

  “铜场 Tproject”是由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发起的艺术项目。通过持续的展览、工作坊、学术平台、国际交换项目搭建创作交流展示平台,创造更富有活力的教学环境。

  磁场系列讲座是由“铜场艺术计划”主办、ABI当代术调查局协办的青年艺术家系列讲座。十月作为讲座月,磁场邀请了林芮襄、郑达、蓝庆伟、毕蓉蓉共四位艺术家先后进行四场独立讲座,展开对艺术的多维度讨论。

  第一场|林芮襄:青年艺术家的生存现状及其对主题的挑选

点此进入直播现场

  时间:2018年10月8日18:00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十号楼

  简介:主讲人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概叙青年艺术家在国内当代艺术圈中的艰难生存环境和解决办法,并讨论艺术家受全球化影响,选择主题时所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第二场|郑达:“后人类的副本”——媒体艺术家与上传者

点此进入直播现场

  时间:2018年10月15日 18:00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十号楼

  简介:“人类纪”初期的我们是自然生理与技术物融合的产物,计算与数据层是其特征。我们的行为依赖于技术物,与初具智能的机器一起同谋,信赖设备中的数据,对算法、界面、数据、交互、优选评级等机器的语言毫无免疫在接受,并对未来的“先进性”充满期许。

  当人类主义进行自我的转化,感觉是创造出人类感知系统新的副本。对技术物的控制,催化出新的人类形态。

  “后人类纪”的媒体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当以工作室的建制、跨学科的团队合作进行科学实验,创造性的把“我”重刷到一个全新的生命载体中去,与“新物种”共生、共享。将讨论互动艺术,电子装置在公共空间呈现的各种方式与工作机制。

  第三场|蓝庆伟——从毕业到职业:美术专业的知识转换

点此进入直播现场

  时间:2018年10月22日 18:00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十号楼

  简介:讲座将采取对话与讨论的方式展开,以即将毕业和走向职业道路的学生为受众,将围绕着毕业与工作、职业与专业、工作与学术、个体与发展等展开讨论,目的是为未来艺术类专业从业者做好铺垫,沟通学术知识与工作、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如何来提升专业知识在个人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第四场|毕蓉蓉:无限延伸的边界——由绘画引发的一些思考

点此进入直播现场

  时间:2018年10月29日 18:00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十号楼

  简介:采集素材、绘画创作、探讨绘画与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媒介的拓展、媒介在空间中的关联、素材在新语境中的自我转换等都可能是我在作品中讨论的话题。在此次的活动中我将以介绍自己的作品为主要内容,和大家一起探讨作品中关于向内的轨迹与其在向外流动的转变中产生的相互关系以及所引发的思考。

十月· 磁场系列讲座月
持续时间 duration/ 10.8-10.29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10号楼
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铜场艺术计划”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