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艺海藏珍——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绘画精品展·人物篇”正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一楼中国历代绘画馆展出。其中,最瞩目的当属久未露面的元代佚名《四烈妇图》。
"列女“故事是传统中国画中长盛不衰的主题之一,其目的在于通过描绘故事中富有戏剧性的瞬间,让观者领会画中的教化功能,为女性树立道德规范。“列女”本为诸多女子,随着封建社会对节烈贞女的重视,“烈女”逐渐成为“列女”的重要组成部分。《四烈妇图册》就是一组时代烙印鲜明、绘画语言独特的“列女”题材作品,讲述了古代四位“烈妇”遵守封建礼教的故事。全册共七页,其中第三至第五页分别为《渐台避水》、《李氏断臂》、《刺虎救夫》及小楷书写的故事内容,一图一故事。“四烈妇”中应该还有“婕妤挡熊”,但此作已散失,现存的三幅烈妇图选取三个故事典型的瞬间,戏剧性地重现故事中的生动情节。
四烈
妇图
渐台避水
(元)佚名《四烈妇图·渐台避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四烈妇图·渐台避水》局部:洪水逼近,楚夫人与婢女却坚决不走。洪水另一端的仆从焦急万分。
四烈
妇图
李氏断臂
(元)佚名《四烈妇图·李氏断臂》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四烈妇图·李氏断臂》局部:客栈老板和断手保节的李氏
四烈
妇图
刺虎救夫
(元)佚名《四烈妇图·刺虎救夫》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刺虎救夫》又作《杀虎救夫》或《平妻杀虎》,讲述的是元朝建元之前的故事,传说杀虎的妇女姓胡,她的丈夫叫刘平之。刘平之原为山东滨州军士,被调往湖北镇戍枣阳,事发时一家三口乘马车赶路,半夜休息时丈夫被老虎咬住,胡氏临危不乱,用儿子递过来的刀将猛虎杀死救下了丈夫。该页画面表现的是胡氏为救丈夫而拉住老虎后腿的情景——丈夫被老虎咬住,情势危急,胡氏双手用力拉住老虎,然后疾呼儿子,儿子举刀向前。画家笔下的老虎、丈夫、女子、儿子,神态各异,生动逼真。
《四烈妇图·刺虎救夫》局部:拉住老虎后腿的胡氏
《四烈妇图·刺虎救夫》局部:神态各异的孩子
💛
这套册页属于人物画与山水画相互结合的样式。有别于一般的说教列女图,人物在画面中并非占主要位置,画家着力点在环境的描绘,营造故事氛围。在画面背景的衬托下,选取典型而具有代表性的瞬间来表现故事的情节,表现出一系列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表现出故事中的寓意性。人物虽小,但纤毫毕现,刻画得一丝不苟,精致入微。
展 品 清 单
本次“人物篇”展出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精品92件,展品大部分为国家一、二级文物,除上述元代佚名《四烈妇图》外,还有明代陈洪绶、张风,清代华嵒、黄慎、苏六朋、费丹旭、苏仁山、蒋莲、任熊、任薰、任颐等画家的人物画作品。以下为本次展览的展品清单,还没来现场的观众们,先通过展品清单了解展览的概况,看看哪些作品是你熟悉的,哪些是你没看过的吧!
<img class="rich_pages wxw-img img_loading" wx_fmt="jpeg"" data-cropx1="0" data-cropx2="853.953488372093" data-cropy1="33.48837209302326" data-cropy2="887.4418604651164" data-ratio="1.0011723329425557" data-s="300,640" src="https://thumb.artron.net/Img/image?c=0&h=0&src=https%3A%2F%2Fimg1.artimg.net%2F202201%2FobOAY3pK3DIQTVNfaAKYEUcqW74wHxTbelwhwWL2.jpeg&w=600" data-type="jpeg" data-w="853" _src="https://img1.artimg.net/202201/obOAY3pK3DIQTVNfaAKYEUcqW74wHxTbelwhwWL2.jpeg">
一、释道、仙佛:
9.(清)苏仁山 佛像图轴
10.(清)苏仁山 李凝阳像轴
11.(清)费丹旭 洛神赋图轴
12.(清)任熊 达摩降龙图轴
二、仕女、婴戏、田家:
2.(清)佚名 货郎担图轴
3.(清)改琦 仕女图轴
4.(清)改琦 修竹仕女图轴
5.(清)王素 人物图扇面
6.(清)费丹旭 柳荫扑蝶图轴
7.(清)何翀 仕女图斗方
8.(清)蒋莲 采花仕女图轴
9.(清)蒋莲 仕女图册
10.(清)苏仁山 五谷熟成图轴
11.(清)汪浦 童戏图册
12.(清)居廉 采菱图册
13.(清)崔芹 山水人物图扇面
14.(清)许祖庆 百儿嬉乐图卷
三、宫廷、教化、故实:
1.(元)佚名 四烈妇图册
2.(明)顾见龙 仿李伯时笔意图轴
3.(清)焦秉贞款 宫廷人物图条屏
4.(清)永瑢 临宋太祖蹴鞠图轴
5.(清)苏六朋 文姬归汉图横披
四、贵族、文人、贤逸:
文字整理/ 吴冰丽
审校/ 黎丽明
微信编辑 / 李偲毓
审核 / 邹杰杰
审定 / 冯清源
作者:广州艺术博物院gzam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