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与陈逸飞相识三十多年了,一起在北京画画、一起在他上海的家里畅谈艺术,特别是七十年代末在杭州及上海与逸飞及各地画家住在一起,朝夕相处的那半个多月,谈天说艺,其乐悠悠。及后来到美国艺术交流时,在纽约与他倾谈艺术等等往事,都至今历历在目,他对艺术的真知灼见与才华,令人难忘。
4月10日晚,听外地画友告知陈逸飞先生病逝的消息。正值盛年业兴的逸飞兄,怎会忽然离世,几不相信,怕是传错。翌日得见报道,确知是真,不由惋然叹息。……本月6日,一个平常的春日,在影片《理发师》的拍摄现场,陈逸飞像往常一样忘我地工作,开始感觉疲乏,极不情愿地放下手头工作,之后病情恶化,被紧急送往上海华山医院……4月10日的上午8点多,陈逸飞走完了他生命的最后里程,从此再也没有起来。
逸飞青年在上海求学,从事油画创作。八十年代赴美留学,及后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和创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华人画家。无论是早期影响很大的油画力作《黄河颂》、《攻占总统府》,还是后来的以江南水乡——周庄为题材的《石径》、《童年嬉戏过的地方》以及描绘西藏题材的《晨聚》、《山地风》等作品中,我们可感受到画家精湛深沉的油画写实功夫,并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合乎时代气息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在写实主义中渗透着中国传统的美感。无论是描绘江南水乡的风景还是生动传神的淑女肖像,无不体现画家的一种追求:“运用西方的技巧,赋予作品中国的精神”,而被称为“逸飞画风”,并在美术界中,成为不少青年艺术家们追慕竞学的画风。他的周庄油画作品使周庄成为了世间驰名的风景热点。他的油画保持着中国当代华人画家拍卖的高记录。
陈逸飞先生近年来以“大美术”的理念在电影、服饰艺术、环境设计艺术等诸多方面也取得了如同他油画艺术同样的创造性成就,影响力又及整个文化界。在国内外画坛得到广泛影响的陈逸飞,又跨入其他视觉艺术事业。1992年开始,他执导电影《人约黄昏》,以画家的审美层次诠释电影画面,他作为一个导演,开始引起业内的关注。初尝跨业而仍是艺术事业创作的成功之悦,陈逸飞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视觉艺术之路”。他成立上海逸飞文化影视传播有限公司,拍摄反映上海拯救犹太难民的纪录片《逃往上海》、电视剧《雨天有故事》、纪录片《上海方舟》。1995年,他成立上海逸飞模特文化有限公司和逸飞环境艺术公司,1997年成立上海逸飞服饰有限公司。2001年,更担任《青年视觉》杂志的总策划,陈逸飞突破了我国艺术家的传统形象,成为一位跨足绘画、电影、时装、环境、建筑、传媒出版、模特经纪等多行业的“视觉艺术家”。陈逸飞生前曾表示,自己是一位不本分的画家,跟“美”有关的一切东西,他都想尝试。
这位海上奇才,正茂风华、才思横溢的艺术家,在世纪之初,在其正要迈向又一艺术辉煌的时候,却停下了他永远行色匆匆的脚步。或者可以说是作一次另一种意义的远足,他掩上门,轻轻地去了。可是,我知道,这次远去,他不会再回来了。眼下,虽故友已乘黄鹤,然却往昔如昨。愿逸飞兄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乙酉岁泣雨时于广州画院
作者:卜绍基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