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快讯】师承姜门千秋颜:姜宝林师生作品展杭城开幕

2016-04-23 17:11

美术报名家学院姜宝林统合工作室师生合影

“姜门传薪·姜宝林师生作品展暨《精英汇》杂志APR.2016姜门传薪专辑发布”活动开幕式现场

姜宝林(右)被聘为《精英汇》杂志艺术顾问,《精英汇》杂志社社长农丽琼向其授予证书

学员马青向老师姜宝林(左)献上自己的作品画册

老师姜宝林(左)向多位毕业的学生授予毕业证书

  “这是我所带高研班类最满意的一个班,他们来自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艺术水准,但是经过两年的学习,大家的笔墨功夫都上去了,审美眼界都提高了,画面的整体把握也都提高了一大步,而且面貌各不相同,这十分难得。”姜宝林颇为激动地表示。2016年4月23日下午,由美术报名家学院、《精英汇》杂志社主办,精英汇艺术中心承办的“姜门传薪·姜宝林师生作品展暨《精英汇》杂志APR.2016姜门传薪专辑发布”活动在杭州之江文化新地标—精英汇艺术中心隆重举行。

知名艺术家姜宝林,《美术报》执行总经理刘一丁,《精英汇》杂志社社长农丽琼,中国美术学院正院级巡视员高法根,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仁量,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花鸟画教研室主任彭德等嘉宾莅临现场。

姜宝林致辞

《美术报》执行总经理刘一丁致辞

《精英汇》杂志社社长农丽琼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正院级巡视员高法根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仁量致辞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花鸟画教研室主任彭德致辞

学员代表发言

本次活动策展人苏晓晗主持开幕式

姜宝林现场题词:精英汇 汇精英

"精英汇 汇精英"

  据本次活动策展人《美术报》编辑、《精英汇》艺术总监、河北美术学院艺术鉴赏与策展研究中心主任苏晓晗介绍:这次“姜门传薪·姜宝林师生作品展”缘起于美术报名家学院姜宝林统合工作室,学员们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在这其中有大学教授、画院负责人、地区美协主席等。以姜宝林先生为主导,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仁量、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花鸟画教研室主任彭德、清华大学博士后胡明强等组成的教学团队辛勤培养下,他们苦心钻研、静心创作、切磋思考,两年来,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笔墨、线条、画理、技法,且在各类全国大型展览中频频露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作为主办方之一的《精英汇》杂志社和承办方的精英汇艺术中心,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事业上饱含热情,在文化活动策划和文化界产业合作方面有着独树一帜的系统服务体系。

“姜门传薪·姜宝林师生作品展暨《精英汇》杂志APR.2016姜门传薪专辑发布”活动现场

现场观众在翻看《精英汇》杂志APR.2016姜门传薪专辑

“姜门传薪·姜宝林师生作品展暨《精英汇》杂志APR.2016姜门传薪专辑发布”活动现场

  艺海无涯,探索的道路依然“路漫漫其修远兮”。本次展览展现出学员们在姜宝林等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发掘个性语言风格的道路上的初步成果,也凸显他们对中国传统笔墨、传统艺术的新思考、再创造,以及名师薪火传承的高贵品德和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

姜门传薪

  姜宝林,作为“笔墨语言的守护者和现代转换的探索者”,他提出“既要现代,又要笔墨”的艺术理念并始终用行动践行着,成为当代艺术道路的开拓者;作为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工作者,他从不吝啬时间和所知并乐于“传道授业答疑解惑”;仁量,恒德乃足,复归于朴。他的画,方正朴茂,磊落清朗,一如其人;他的画,从“小桥流水”、“咿咿呀呀”走出“落落大方”、“朴实不雕”;他的画,美,这种美既有一种堂堂正正的正大气象,又有一种和谐自然又催人向上的时代精神;彭德,艺术地生活,诗意地栖居。他每到一处,都会用心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体察大千世界的一草一木。在他的艺术感受与实践中,笔是其生活的写照,墨是其性灵的蒙养,在笔墨世界、精神深处,主客合一,彼此相忘。

活动现场被作品吸引的观众们

  胡明强的画源于生活,体自真心,有自己的语言符号和表达方式;如果说黄宾虹的“浑厚华滋”给予人的是一种“空间幻象”,那么姜元的那些回环往复的线条则使画面彻底地形式化、平面化了,平面的静态美感已经使观者无心回到三度空间;涂勇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他大胆借鉴摄影逆光和版画线条形成的视觉冲击力,并把摄影中的多次暴光形成的气韵意象运用到绘画中,积墨、积彩,使画面厚重而空灵;雁荡的山山水水赋予了刘后旺艺术的灵性,杭州的灵秀清幽给与了他资源;潘联明的书画作品,清净典雅、不落火气,他的书法既有二王的轻畅明快,又畅抒胸臆;罗志坚的书、画、印相互圆通,达到了结合的完美境界;楼雪珍借蒲华的笔墨,触摸现代,不断学习和传承姜老师的绘画理念,并在生活中立志学做一棵竹子,用柔韧诠释着生命的坚强。

  周平沿着姜宝林老师的指引向着最原始、最纯净的艺术圣地走去,找寻到新的生命力;李冉的中国画取材于自己熟悉的农家生活,尽显日常生活中平凡的诗意,不故弄玄虚;楼英彪以书法中高度艺术性线条和具有千变万化的笔墨趣味,来完成高度艺术性的线条美,成为东方绘画独特风格和审美;沈雄翔的画作一派笔墨陈黛,古意流转;浓墨重彩,山的厚重、雄浑雅健之气自然而生;蔡兴强运用线条或是几何形状这些重复元素造营出极强的形式感,再通过画面的布局呈现出音乐的律动与美感,让人在抽象的极简中澄怀味象,获得主体精神的愉悦与满足;王文军,自出机轴,多用点线,大处落墨,以晕染作气,清劲简老,墨色润雅可人,浑厚清透;树石浓淡,极意交插。而密枝劲干,意致生拙,脱尽画习,妙有别趣。

现场展示的部分学员作品

  郑会军多年来致力于山水题材的绘画创作,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笔墨的现代气息,境界的阔大深邃。张芥嘉有着很高的自我的识别定势,从传统的中国画语言模式的面上,走向点的过程,领会虚谷的画画心境,读懂吴昌硕的笔墨精神,理解齐白石的创作情怀;楼友刚,的画孕育于早年的生活困境,自有一番独特;吴世照认为创作是绘画生命的历程,就其创作规律而言,临摹本是创作的一部分,写生是艺术修习中的一个过程,是基础,是手段,是训练运用专业眼光观察捕捉万物;蒋仁杰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绘画元素,将几种不同的元素大胆融合;郑飞军认为一幅成功的中国画作品,首先是笔墨是否体现出内美,它直接关系到作品是否具有艺术性;陈明善于用写实中略带装饰意味的绵密构图和淡雅清丽的色彩描写自然一隅不无清凉感或温情脉脉的植物与象征恬静安详友爱的飞禽彼此和谐依附的图景;马青的画,清秀有内涵,用色精到,用自己的方式已经凸显特色,会用色,画面美,有创意,有感染力;姚来义有扎实的基本功,河南的地气让他将自己融于自然,在写生的过程中不断调节走笔的准星,寻觅物相之真与心灵之纯;谭小良用情怀走出客观世界,用灵魂体悟艺术的真实,享受艺术的偶然性与未知性。

  王琛的金墨实验,分为两端,一端为金墨花鸟,一端为金墨山水,两端互文,互为自然的意象观照;韩长青从书法进入绘画,并不靠“素描”作为基础,也并不太注重“造型”。他关注得更多的是那些作为中国画元素的东西——笔墨、点画;空灵是周宗峦绘画所追求的意境,虽然他笔下所绘物象皆是人们熟悉之物,但是表现的却不同于其他山水画家,而是有着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邬良平从儿时的涂涂抹抹到如今的笔墨具备,他从来都是快乐的;朱源逢在姜宝林老师“既要笔墨又要现代”的艺术理念指引下,其绵密构图和华滋笔墨无不让人感受到他的践行。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30日。

6号-90cm×180cm-2015 姜宝林作品

8号-68cm×68cm-2015 姜宝林作品

新抽象水墨-2-33cm×33cm-2015 姜宝林作品

新抽象水墨-3-33cm×33cm-2015 姜宝林作品

2015-新抽象水墨-4-33cm×33cm-姜宝林作品

新抽象水墨-6-33cm×33cm-2015 姜宝林作品

蕉荫-128cmx33cm- 2014 姜宝林作品

秋荷-144cmx365cm-2015 姜宝林作品

姜门传薪新刊杂志封面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邹萍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