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吴悦石为陈玉圃作序

  陈玉圃工诗善书,画坛之名宿,山东历城人。少年时师从名家黑伯龙、陈维信二先生研习六法,是以得画法正脉,浸习日久,终获正道之成就。

  玉圃兄作画喜用长锋,健颖率意、拖泥带水、跌宕纵横。挥毫之时,笔随气运,气随笔生,笔生则势成,势成则韵远。此时已不辨浓淡焦湿,更弗论正侧顺逆,运腕之妙存乎一心而已!此乃玉圃兄作画之大略。

  余喜其用笔有疏松灵变之度,瘦劲峭拔之神,古逸高迈之心,纵横涂抹之妙。当其笔画入纸,如刀入木,无论正侧,险绝之势已成,唯其信笔直扫之际,险象环生,使观者屏息,是莫敢睨者也。然其能举重若轻,化险为夷,险中求平,故平中寓奇,令人叫绝!

  玉圃兄用墨空澄淡远,韵味冲和。其心无挂碍,故得其清。以其清故,墨韵之变方能起于微妙,微妙之中是其心迹。然墨借水之功,行水墨之幻化。水借心之施,方呈无穷之变相。笔者心也,墨者亦心也,修养之法了然于胸,运用之妙自有其由,此是法,亦是理。理法虽殊其行一也。

  余观玉圃兄之画境,清奇野逸,空灵淡远,人语相闻,格高趣古。是心有所属、境由心生者。智者云:忘筌得鱼,始可言道。至道无难,唯嫌拣择,若欲成佛,莫染一物,取一法不成佛,合一法不成佛。玉圃兄乃三宝弟子,饱学之士,行迹遍天下,胸襟眼界自是不同。其有题画一则,余深以然:“大乘道不离世间,作画亦如是,倘得隐逸之趣,虽美未能尽善也。若艳而不俗,逸而不僻,乃大德隐于闹市,尤难能可贵者。”于今能不油、不滑、不垢、不寒、不标榜、不造作、不涂脂抹粉、不翘首弄姿,是所谓“佛知因客相,起欲为自然”(大哀经卷四)。摄心还念,唯道集虚。此乃余为之击节之故也!

  当陈玉圃画集出版之际,余仅以笔墨与境界简述其一斑,盖不能得其全豹。唯愿与同好者一方便法门。然此惠及同好之举当如祖偈:“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陈玉圃 1946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少年时为著名山水画家黑伯龙和陈维信先生门下入室弟子。1976年任教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1980年考入广西艺术学院,为黄独峰教授的研究生,毕业后留院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93年起任广西艺术学院教授,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画山水兼作花鸟及简笔人物,格致简淡,主张画道无为。出版多种个人画集,并编著有《山水画理》《国画写意四君子》《陈玉圃解析唐寅》《荣宝斋画谱》《南田画跋解读》《樗斋诗丛》等著作。作品《唐人诗意》、《苏东诗意》、《放鹤亭图》分别入选全国首届山水画展、全国首届花鸟画展、国际水墨画大展等。代表论文有《禅理与画理》、《心画臆说》、《一画论及其他》、《书艺琐言》、《笔墨探求管窥》等。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