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工作室”黄钢个展引言

  对话、文化间的互动、文化遗产和创作之间的交锋:当今的艺术创作不仅受到全球化各种复杂现象的影响,也受到面向公众展示艺术方式演变的影响。尤其是博物馆,它们不仅致力于推进作品的背景研究和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美学之争,同时它们也发展出一种全新的收藏方式。藏品种类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受到博物馆的重视,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藏品还能构成前所未有的语义学、文体学和心理学研究的集合。文化格局正向人们意想不到的新层面扩张。这个现象是种复兴还是个发展顶峰?

  这一文化冒险并非起始于今天。从二、三十年代开始,安德烈·马尔罗就以他“想象博物馆”的理念开创了新的图像世界阅读方式和解读方式,哪怕在现今,我们依然能从中发现其敏锐的一面。在此期间,人们不断发现上个世纪初作品的美学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全新的展览方式和作品创作方式亦出现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一种混搭的创作风格,这是一种创作思想的更新。这种创作思想一方面屈从于过去的眼光,另一方面也在文化的碰撞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

  当代中国也存在这种现象。也许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有其特殊的做法,但不变的是中国的艺术家们也收藏了许多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能够丰富他们自己的作品,也能够为他们的作品提供背景,有时甚至和他们的作品背道而驰。黄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黄钢拥有非常丰富的艺术史知识,他将他的工作室变成了一个极其特殊的地方。当然,工作室是他私人创作的地方,但也是一个展览场所,一个非同寻常的展现不同文化碰撞的地方。工作室特殊就在于它引入了一个罕见的问题,即来源不同的物品之间的关系问题。工作室里各种风格物品混杂在一起,富有一种特殊的解构冲击力,但同时又保留了物品和谐的内聚力和少有的视觉明晰度。

  对于2013年秋季的这次展览,我们决定在艺术8的展厅里原封不动地呈现黄钢的日常生活。我们可以看到在文化和时代对话这一方面,这位艺术家完全可以媲美技巧最高超的思辨大师。黄钢成功地以一种特殊方式来探讨作品与诞生地之间的关系,以及地点与作品的诞生之间的关系。艺术8是中法文化交流的场所,这里拥有独特的美学氛围,我们希望这次展览能够给大家留下独特的印象。

亨利-克洛德·顾索 艺术8协会主席

翻译:李华

作者:亨利-克洛德·顾索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