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新书出版 画展之前

  恩感德,昭昭于心。

  这是人性中善的一面在意识中的自然存在。提示人们在事业精进之时,当频频回首,在蹉跎岁月的追忆中,不忘故交,不忘当年受教的恩泽之地。从赵凤岐先生绘画艺术作品展的命题中感受到他的真挚——回馈上海的一片赤子之心。

  赵凤岐先生于1974至1977年在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学习。在校时的勤奋、自励、勤于思考的秉性,为他日后的事业有成打下优厚基础。

  上海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她的地缘生态赋予她宽容博大、海纳百川的胸襟,赋予她顽强奋进、融贯中西而自成一体的个性,哺育出鲁迅、巴金一代文豪,刘海粟、熊佛西、贺绿汀大师级艺术精英。他们的精神和气质营造起上海大地特有的品格,流传后世,代代相承。

  1974—1977年,是大劫后余烬犹存而精神未泯。赵凤岐与有为学子从师辈们的学风与作为中追溯和感受这种精神,引领自己在创作上重器识、重风骨,而不囿于一隅的要领。

  这次画展,展出速写、水粉画和国画三个部分。前面两个部分反映当年在学时打下的基础和日后的精进,国画是他后学的课题和主导方向,作品中有传统的理念和规范,有西方近代美学意识的融合。既有塞北的苍凉与凝重、豪放与遒劲,又有江南的娟秀与瑰丽、洒脱与飘逸。在多次个人画展中,被誉为南北风情的有机融贯,而气韵盎然、熠熠生辉。

  展出的作品是他悉心精选的部分,旨在对曾给予他教育成长的上海人民的回馈,感激和铭记这一方水土哺育的恩泽之情。

  上海将以亲切和欣慰的目光关注这次展出的盛事,感受每一幅作品所蕴含的那一份真诚。

丁加生

2012年8月

作者:丁加生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