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我画的题材多是中国的传统建筑和古旧的民居,题材与画家之间有种说不清的缘份,有时候我会觉得这些老旧的建筑静静的矗立在那里,已经等了我几百年了。我生于西安的老民宅,长在北京的老胡同,生活的印记是如此之深,不用天南地北的去体验和探求,各种情感和画面就会不断的涌现在我的脑海心田里。
薄雾中的晨光 140×120cm 2016
在我心里那些平凡的生活经历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愈发珍贵,值得在记忆的冻土下发掘出来,把我个人的家园和过去与我们民族精神的家园和丰厚的过往联系起来,用一幅幅画面展现日常生活中蕴藏的难言的真意。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日深,慢慢体会到我们民族曾经拥有的平和自然的生活方式多么令人神往!
雕栏鹤鸣 90×80cm 2017
我的一幅作品从起稿到结束需要少则一个月多则半年左右的时间。这样写实的作品虽然精到耐看,在多元化的现代语境中却有些费力不讨好,往往一句“太象照片了”就化解了所有的努力。
唠家常 130×90cm 2013
我之所以坚持自己画风,是觉得即便是照片本身也有到此一游的纪念照和布列松、亚当斯等大师精心之作的差别,绘画就有着更多自主自觉的创作空间。西方古典写实画法自文艺复兴开始传承了近六百年的时间,产生了许多大师和佳作。他们的作品都是在写实具象的基础上呈现出自己独特的个人风貌,写实画法并没有束缚他们的创造力,反而给他们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创作空间。有人说相机的出现终结了写实画法的生命,这是一个伪命题,维米尔用黑箱起稿照样画出了不朽的画作,我相信他如果活在今天一定会用好相机来辅助创作。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要理解一种传承了几百年的艺术美在哪里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画了几十年油画的人群里,有不少人还犯着用松节油铺稿绘画的低级错误,结果导致画面灰暗无光年久脱落的通病。每个人都有创作的自由和权利,但是当学徒尚不及格,无知无畏的奢谈创造和突破,结果可想而知。画不藏私,画如其人,想用多快好省的态度速成快进,定会误入歧途。古典绘画有着严格的步骤和多重的画法,对形体和色彩分阶段塑造和处理,所呈现出的美感和现在流行的一次性画法大有不同。缺乏相关的知识和储备去欣赏前几百年的艺术,只能是盲人摸象自说自话罢了。
守望 107.5×72cm 2016
我认为中国人画油画还是要寻根溯源,绘画的技能技法上要向欧洲优秀的油画传统汲取养分,从自己心仪的前辈大师那里取经借鉴;在创作思想上要有充分的自信与自觉,不能盲目的跟风逐流,植根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必能根深叶茂自成气象。人人生来皆有不同,用不着刻意的追新求异,鹰飞鱼游自然而然。再好的思潮流派如果世界一统了,也会索然无味。
夏日·贵和堂 120×100cm 2017
艺术二字之间有着很多的空间可以开拓,即便貌似照片的写实绘画,有了真情实感和独特个性的表述,也会产生心手相应物我契合的感人画面。
走过春天 90×80cm 2017
我画油画注重光与影的表现,让人感受到流光飞逝,余影尚存。历史的流光里会留下我们怎样的余影,尽力而为也就可以了。
萧鹏 2016.1.18
作者:萧鹏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