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苏国伟:“用手说话”的漆画家

  著名漆画家苏国伟的漆画个展于2014年1月9日在上海朵云艺术馆举行,这是继苏国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后的第二站。展览展出艺术家十多年来创作的漆画精品,兼具东方意境与西方构成和色彩特性,既有细腻唯美的传统表达,亦有纵横恣肆的漆性抒发。

  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福建省文化厅,福州大学,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上海朵云轩共同主办,展期将持续至2014年1月14日。此后,还将在其他城市进行巡展。 

 

苏国伟

  我用多彩“漆”生活  

  苏国伟说:“我认为漆画应该表现生活,反映当代人的理想、情操,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及自然现象的再现,从时代和地域的整体性感受出发,发现和把握生活的美。”

  他的作品题材丰富,涉及人物、花鸟、风景,有表现都市青年也有乡村生活。色彩早年多偏以古朴素雅,近几年则更加丰富多变。

  人物是苏国伟尤为擅长的题材。作品多以暖色调为主,形式感强,构图自由,五官及服饰刻画细腻,无论是激昂的青春抑或是风俗人情,都焕发出强烈的感染力。20岁时创作的《花季》获得了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这使苏国伟成为全国美展史上最年轻的金奖获得者。这幅作品人物描绘细腻,用朱、黑、白(蛋壳)分割画面,人物及背景处理纵深感强。画中是一群儿童、妇女围着少女梳妆打扮,面容恬淡,氛围和谐,表现了惠安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晨曲》 116X144cm 苏国伟

《花季》160X120cm 苏国伟

《自在水云间》 苏国伟

《争艳》 苏国伟

  他的花鸟题材作品惊叹于刻画飞禽走兽的细部如羽毛,细致入微,栩栩如生。作品《争艳》、《自在水云间》等,以冷暖色调对比,突出主体造型,背景处理上虚虚实实,以辅衬主。抓住瞬间,借助漆的语言更好的诠释自然,是他对自然生命积极追求的体现。

  原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主任蔡克振曾经评价:“苏国伟的画既做到雍容华贵又神秘多变、娓娓动人,努力追求‘艳而不厌、繁而不烦’的美学效果。他用一双善于捕捉‘美’的眼睛,在真实生命中表达着生命本身的美好。”

 

   尝试各种技法,寻找突破

  漆艺作为工艺美术至今大约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但漆画作为独立画种只有三十年,在苏国伟看来:“漆画相比较其他画种时间并不长,许多地方受到限制,需要有新的突破。” 

《流彩溢香》160X160cm  苏国伟

《轻舞飞扬》160X160cm 苏国伟

《艳冬》180X180cm 苏国伟 

《欲乘轻风揽年华》150X150cm  苏国伟  

  2000年后,苏国伟在画面形式、肌理、漆艺、材料等方面进行不断试验,革新漆画技法。传统的漆以红、黑、白为主,表现技法单一。而他在创作中,则既运用传统技法,又增添了实验性,手法多样。他使用蛋壳、贝壳、沙、木片、石片、以及金、银、铅、锡等材料,将髹涂、锒嵌、研磨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力求摆脱工艺“版、刻、结”的制约。  

  革新后的漆画增强了绘画的表现性。如在表现80后少女的都市题材绘画中,人物生动活泼、青春靓丽。从服饰到生活细节,体现80后青年人的审美观与价值观。作品《轻舞飞扬》、《艳冬》、《欲乘轻风揽年华》等,吸取西方色彩和构成,画面丰富,既有时代气息又唯美唯俏。作品《迷》远看像油画的色彩,明暗非常协调,克服了装饰性的刻板,近看漆画光辉斑斓、肌理丰富、工艺细密,是漆画从工艺性向绘画性发展的一个典型作品。

  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吴长江表示,十二年来,苏国伟的漆画作品硕果累累,这源之于他的执着与开拓。可以想见,在之后探索漆画艺术的漫长之路,生性聪明、执着的苏国伟将创作出更加丰硕的佳作。“用手说话”的苏国伟,将在漆画艺术史上写下最精彩的篇章。

 

 

 

展览现场 

作者:郭雯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