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0-10 21:01
活动现场艺术家范又榕(左四)与好友合影留念
【雅昌艺术网讯】2015年10月10日下午,“质感的独白——范又榕个展”于798艺术区芳草地画廊开幕,展览呈现了艺术家范又榕《女孩》和《余光》两个系列的作品 ,展示了一批具有高度“质感”的绘画。
艺术家范又榕
活动现场观众在观展
活动现场观众在交流
关于此次展览的举办,798艺术区芳草地画廊负责表示:“范又榕作为近年来四川美术学院涌现的优秀青年艺术家代表之一,在与芳草地画廊无间合作共同成长的环境下,在今天迎来个人艺术生涯中的重要个展,芳草地画廊作为范又榕艺术道路发展的见证人,能够成为本次展览的主办方,我们深感荣幸。”
范又榕的艺术创作在架上绘画方面,依据题材大致可分为《女孩》系列和《余光》系列。自2008年至今不断延续发展《女孩》系列,以都市女孩的形象作为创作素材,来表达当代年轻女性的社会精神症候与气质特征,试图揭示出潜藏在形象平静表情之下的复杂情绪。《余光》系列将风景(场景)和物品作为创作主体,艺术家选取了一些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忽略的景物与影像,努力挖掘这些隐藏于社会景观冷漠感之下的物象的审美潜力。
活动现场馆观众在近距离观展
活动现场馆观众在近距离观展
活动现场馆观众在近距离观展
关于创作,艺术家范又榕在谈到时表示:“我的艺术创作基本以架上绘画为主,从题材上看大致可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自2008年至今不断延续发展的《女孩》系列;另一个方向是风景(场景)和物品题材,在这一方向中,目前以《余光》系列最为成熟。《女孩》系列是至今我的创作中相对比较成熟的一批作品。我很清楚我对自己及他人的精神状态和微妙的情绪变化十分敏感,希望通过人的形象和精神状态的呈现来记录一个时代特定人群特有的精神现实。这种状态不能用语言去描述,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精神状态不是乐观热情也不是悲惨痛苦,可能是一种“灰色”的状态。既然是为一个时代的一代人立传,那么形式的严肃性与效果的时代性就十分重要了。我用了一些比较庄重的线条和稳定的形式,来加强一种形象的严肃感和典型性,那么这样的形象也同时具备了“普遍性”和“暗示性”,为了达成与同代人交流的共鸣,我选择了最为直接的人像,并利用纹身、领带、十字架等带有象征性的物体反应出这些女孩的喜好、时代的印记以及她们对当下社会的一种态度,并采取简洁纯粹并带有一点动漫感的效果,严肃与动漫感的共振对应的是今天年轻人的精神图景(表面的天真脆弱包藏着沉重压抑的内核)。《余光》系列则选取了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忽略的景物与影像,想要努力挖掘隐藏于社会景观冷漠感之下的审美潜力。为了强调“余光式风景”的碎片化、瞬间化、不确定化等体验性,我选择通过迷离的色彩、模糊的形状、眩晕的光感等视觉手段来紧密配合表达需要。”
《女孩 NO.2》 范又榕 180x130cm 综合材料 2008年
《女孩 NO.14》 范又榕 180x130cm 综合材料 2012年
《女孩NO.28》 范又榕 130x180(cm) 2015年 综合材料
此外,她还讲到:“无论《女孩》还是《余光》,我对绘画性都极端看重。创作过程中的反复竭力描绘,使我的作品具备了十分细密微妙而又高度纯化的视觉品质。另外,我在绘画创作中总是去寻找那些看似波澜不惊的素材与形象,并试图在其中反复地探索一种新的视觉经验和绘画新感性的可能性。”
《余光NO.8》 范又榕 2012年 120x80cm 综合材料
《余光NO.1》范又榕 50x60cm 综合材料 2011年
《余光NO.5》 范又榕 2012年 180x130cm 综合材料
《片段》 范又榕 160x60cm 综合材料 2014年
艺术家范又榕对绘画性的极端看重与竭力描绘使作品具备了十分细密微妙而又高度纯化的视觉品质。她继承了学院绘画传统中既关注历史、现实,又以个性人文为出发点的创作精神,重视对个体情感的表现和文化观念的表达,注重作品主题与当代现实生活和切身体验的有机结合。作品传递自我情绪的背后,那一份茁壮萌生起来的控制力。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11月30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陈耀杰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