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于非闇——明艳重彩绘群芳

  于非闇(1888-1959)原名照,字非闇,别署非暗,曾任私立华北大学、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美术教员,1949年后受聘为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擅工笔花鸟,从陈洪绶入手,上溯唐、宋钩勒,造型逼真,态势极妍,用色鲜艳,富丽典雅,尤喜画牡丹、鸽子,白描兰、竹、水仙亦见清逸。书法工瘦金体,兼擅治印。曾任北京中国画院(后改名北京画院)副院长。      荣宝03秋拍的一幅于非闇《事事如意》乃著名画家叶浅予先生旧藏,于非闇一生中仅画过二张柿子,取其名为“事事如意”,一张收藏在北京国画院,且在香港《名家翰墨》的于非闇专辑著录出版,另幅即此作。于非闇从46岁才开始研究工笔花鸟画,起步虽晚,但大器晚成,成就极大。他曾学过园艺学、鸟类学,为后来画工笔花鸟画打下基础。到了40年代其名声与张大千不相上下。他研究工笔花鸟画,从学清代陈洪绶入手,后学宋、元花鸟画,并著意研究赵佶手法。在古物陈列所工作期间接触到不少古画,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画艺。作画主张师古而不泥古,更重师法造化。能再现一草一叶瞬间动态特点,而不似静物之拘板。除学习卷轴画外,又学宋缂丝古朴的装饰手法。在勾线用笔上吸收了书法的方法,填色上主张柔婉鲜华,表现出形象的气骨。于非闇反对过于工巧细密而失掉笔墨高韵和整体精神,作画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白描兰竹水仙,生动传神,秀雅清逸,所画牡丹能将春之花、夏之叶、秋之干萃于一枝。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尽与自然相吻合。   在即将于5月15日举行的荣宝春季大型拍卖会上,有一组由于非闇家属提供的《牡丹蝴蝶》等于非闇工笔精品,使我们有机会再次领略大师风采。在近现代中国工笔绘画领域里,于非闇享有崇高的地位,当时即与号称“五百年来一大千”的张大千先生比肩,特别是于非闇亲手自制的颜色竞能经久益新,也不输于大千先生所用清宫造办处的颜料。业内人士预计此次精品上拍,定能拉动于非闇作品的市场价格。

作者:刘尚勇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