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斗地主
尼采说:“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悲剧的诞生》前言)那么,人类的艺术就是人类整体生命本能的历史活动。艺术光亮了生命,艺术使生命涂抹上了色彩。艺术家都是通过一种形式去表现思想的思想家。他们比常人更敏感、更细腻、更丰富、更激动、更深沉、更执着于体悟生命和感受存在。艺术家的一生被情思所搅扰。他们不是中国宋代的理学家,也不是秦汉以来的儒和士,但他们也用艺术做着“通天人之际”的思想事业。在这个思想领域,每位艺术家的思想方式与思想倾向或有不同,或冷峻、或热烈、或哀怨、或欢愉,于是乎成为“精神的漂泊者”,感时伤事,让生命的流程成为艺术的走廊:披露存在的真实与生命的本质。
《艺术回乡》孙君乡建画展,策展人:吕品晶
孙君正是这样一位“思想者”的油画家!
“我的就是一年半的浮躁和孤独”(引自画家《创作笔记》)。我们看到的《行在盲道上》,正是当时孙君这样一个形体与心灵都处于漂泊状态的特殊处境的来京者的心灵独语。一切观察与感受中的生活场景都叠置出现于画面上:空荡的教室、寂静的走廊、简陋的居室、递增的台阶、木然的模特、呆呆的鸟、匆匆的人流、变色的天空、幽暗的灯光、赤裸的童年、民间艺术……大都市的小场景、人流中的孤独者、繁华中的清冷环境、成为孙君描绘的主体世界。透过这种非真非幻的描写,我们看到了画家的寂寞、感伤、孤独,感到了他的愁思:这愁思不只是一个寄居于北京的外来勤苦求学者的愁思,也是一个关怀都市人生、现代人生者的现代忧思。
盲道
人类的生存处境是不乐观的。面对着生态破坏、道德沦丧、世风淡冷、利欲横流,孙君从困惑而感怀,从感怀而忧思,这一切愁思都记录在案:《行在盲道上》。画家的暗寓之语不言自明:世上的现代人类活得那么茫然、机械、漫无目的。可见,画家的生存思考是深刻的,也是冷静的。
《把艺术还给乡村》孙君作品展,策展人:吕品晶、曾鸣
《桑间心语》是孙君的一个思想过程的记录。他有感于现代人的精神苍白与失落,有感于现代人的自然与人文处境的双重挤迫,画出了这批独语系列。这批画里,有对绿色空间的向往,有对纯净世界的憧憬,有对人类矛盾心态的描绘,有对生存环境恶化的伤楚……总之,画家对现代人类充满忧患的世纪末之思。
意大利电影表演艺术家索菲娅·罗兰说:“一个艺术家的天职就是要培育一种淡淡的哀愁。”(《生活和爱情》)其实,哀愁的产生,与其说是培养,不如说是天生的一种气质。因此,我以为存在着形式上的和本质上的两类艺术家。孙君是本质上的艺术家,他天赋的具有忧患哀愁的思想。
大山水系列之一
孙君的绘画语言具有综合性特征:其中不乏漫画化的造型与壁画化的构图方法,也掺入了民间艺术的趣味。应该说,他正在努力走出老师曹力的画风影响。我想,他的“意识流”式的创作方法非常适合他的思想漫步。
秦之爱
梅墨生
书画家、诗人、学者、太极拳家。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书法院、台湾艺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研究员。
作者:梅墨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