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news/topic/imgs/space670x320.gif)
作画时,要心在画中 之物,石涛深悟此理 。 画黄山松, 要懂得黄山松之情意,做诗也如此。 我曾作《迎送松》诗道: “今古几游客,劳劳管送迎,苍官不知老,披拂自多情”。
![](/resource/news/topic/imgs/space670x320.gif)
学画如打铁,要趁火热的时候打,不能停,不能歇。 又如逆水行舟,不进便是退。
![](/resource/news/topic/imgs/space670x320.gif)
古人谓山分朝阳山、夕阳山、正午山。 朝阳山、夕阳山因阳光斜射之故,所以半阴半阳,且炊烟四起,云雾沉积。 正午山因阳光当头直射之故,所以近处平坡白,远处峦头黑。 因此在中国山水画上,常见近处山反淡,远处山反浓,即是要表现此种情景。 此在中国画之表现上乃合理者,并无不科学之处。 而且亦形成中国山水画上之特殊风格。 不同于西洋山水画上之表现。——见朱金楼《近代山水画大家——黄宾虹先生(上)》
![](/resource/news/topic/imgs/space670x320.gif)
应该从实到虚,先要有能力画满一张纸,满 纸能实,然后求虚。——见朱金楼《近代山水画大家——黄宾虹先生(上)》实中虚白处,不论其大小、长短、宽狭,要能在气脉上互相连贯,不可中断,否则便要窒塞。 但所谓气脉上的连贯,并非将虚折白的各个部分都连贯起来。 实中虚白处,既要气脉连贯,又要取得龙飞凤舞之形。 如此使实处既能通泄,也使通幅有灵动之感,更能使通幅有气势。——见朱金楼《近代山水画大家——黄宾虹先生(上)》
![](/resource/news/topic/imgs/space670x320.gif)
画有四病,邪、甜、俗、赖是也。 邪是用笔不正; 甜是画无内在美; 俗是意境平凡,格格调不高; 赖是泥古不化,专事摹仿。
![](/resource/news/topic/imgs/space670x320.gif)
一幅画,有山、有石、有溪流、有瀑布、有树木楼阁,如果用笔不分明,什么东西都分不出,立不起了。 但是它们的神采、气势、内在的美,又是相通的。 更随着时季、环境在变化。 如果用黑不融洽,什么东西都变成一个死物了。
![](/resource/news/topic/imgs/space670x320.gif)
宋人夏珪,元人云林(倪瓒)杂树最有法度,尤以云林所画《狮子林图》,可谓树法大备。 杂树宜参差,但须乱而不乱,不齐而齐; 笔应有枯有湿,点须密中求疏,疏中求密。 古人论画花卉,谓密不通风,疏可走马,画杂树亦应如此。——1953年语。 ——见王伯敏编《黄宾虹画语录》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