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忙中静 志与道

  与朱俊傑先生交往约有廿余年,却不曾直面过他的画作。一向只是游目在他的装帧设计和出版管理间,以为相知。不曾想到,在我退休离位后,常以习大写意花鸟画来闲适日子,终至所爱的今天,见到俊傑一批中国画创作小品画,颇为赏心悦目,心里叹之——我识俊傑,实始于今日矣。

  俊傑与我同是出版人,同吃“美术编辑”这碗饭,可谓“同道”者。而今竟又同入花鸟画这道道,又为“同趣”者,心里热乎乎地生出了一种亲近感。这便是我不知深浅地为俊傑的佳作言上几句同感之语的原动力。俊傑对我说:“编辑者搞创作,并非可随心所欲,此愿此情之甘苦你我最清楚。”一种文化人至诚的心愿和情结,一种文化人对文化的责任感的呼唤之声,于我还有什么得失可言。

  朱俊傑为人厚爽,聚时言语不多,茶余之时风趣幽默而温文尔雅;行事练达、细心,方圆有度;处事既有原则而存情谊,低调中却显几分豪气。他的画就很似其本性,亲近而通透,这是我的大感觉。而再细品之,他这批为数不多的佳作中,很富装饰风,精美小幅的“瓶花”,是点与线、线与面构成的程式融合之产物,似是他长期从事图书装帧设计所追求而形成的“小幅之完美”思维的顽强体现。这似乎只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过程”,而最终是需达到某种艺术化的效果,成为艺术作品,达到画者所追求的意境趣味,恬淡空灵,纤巧秀美,十分逗人怜爱。

  中国画最讲情、理、意、趣、笔、墨、色、形统一。传统由来,今人在继承中求变。对中国画的独特语汇的把握于俊傑来说,既出自科班的虔诚研习,也在艺术创作中感悟生发。《瓶花系列》颇为考究,在灵动流畅的笔性中,又显现出画者品性的内涵。而“墨”的自然韵律则在他的《盆花》作品中由心挥洒和谐,墨酣笔畅,苍润质朴,色墨浑然。葵花、荷、蕉为主体的画幅,笔墨更为洒脱凝重,雄强苍劲,很富魅力,传递迥异于《瓶花》的感受,呈现超然尘外的全新境界。

  在俊傑的花鸟作品里未见有鸟、兽、虫、鱼的穿插造趣,却趣在笔墨间处处泛出生生之机。而他的山水画玩味之作,所见聊聊,亦显大度之风范。

  我抒我见,由情由性;发自感觉,未却成理。我与俊傑既为“美编”同道,“为人作嫁”岁岁月月中苦乐共知。而于余时画事,大体是多处在“捉襟见肘”的局促地位。俊傑竟能处之有道,产生许多佳作,实为不易。揣摸其中,不外乎是他有一颗对艺术执著而至爱的心和坚韧不拔的文人品质之精神,才能在繁重不堪的业务中挤出一方小小的清净天地,建立起属于文化人的精神家园。

  愿俊傑君更加珍惜过去和现在,扩大视野,拓展未来。

作者:甘武炎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