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公共艺术系统论研究

  公共艺术在当代城市文化中的作用与影响越来越突出,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轨迹看,在城市建设中,公共艺术既是整体的也是部分的,既是系统的,也是要素的,既是社会科学的,也是人文科学的。

  本论基于系统论特点作为研究公共艺术系统论的方法,在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通过公共艺术形态演绎城市的形象及内涵,以客观理性的系统论特点为理论依据,运用美籍奥地利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路德维格·冯·贝塔朗菲( Ludwig Von Bertalanffy)系统论的特点(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时序性、目的性)代入城市公共艺术领域,作为研究城市公共艺术系统理论的框架与结构。旨在运用系统论的特点,作为研究公共艺术系统的方法,通过归纳分析国内外城市建设中的建筑与公共设施属性的公共艺术,将庞大而复杂的城市系统工程归纳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建筑体系,一部分是公共艺术体系,在城市中除了建筑以外的所有城市配套公共设施,通过艺术开发和创造都可以成为公共艺术体系整体中的一部分。在客观存在城市建设循环系统的生态环境、人造环境、人文环境、心态环境中,研究城市建设公共艺术系统论的特点,使当代城市建设得到更全面更完善的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公共艺术 系统论 媒介 城市

  1.公共艺术体系的表达形式

  公共艺术作为改变我们和周围交流方式的重要媒介,作为存在于公共空间与城市公众形成互动的一种艺术形式,可以给城市公众的生活提供功能效用与精神生活的食粮。而承载公共艺术的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聚会、交流、购物、放松和休闲的场所,一座城市的公共领域——街道、广场和公园都是提供这些公共生活的交流平台。“一个城市的街道和开放空间是我们公开行动和发生相互关系的舞台。它们规定公共领域的剧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市生活的品质。对公共空间的一种文化态度,也暗示着民众的态度,都是在这样的空间和它们设计的普遍性中得到显示的。”[[1]] 在二十世纪初叶的公共艺术大时代里,公共艺术作品遍布世界上各大城市的广场、公园、建筑、学校、机场、车站、剧院、政府大楼、商业中心、包括社区中心等等,公共艺术作品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心态,公共艺术广度和规模的复杂性,是所有城市形态中独有的特性。

  公共艺术作品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使艺术家与受众对象互动,共同合作与改善城市公众的公共生活,如果公共艺术作品没有与公众互动,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概念是不能成立的,只是艺术作品在户外空间中的陈列。“如果我们根据公共艺术最基本的规则来界定公共艺术,那么就必须对它的历史进行追根溯源。公共艺术的作品被认为是面向更广大观众的,并且放置在能够引起公众注意的地方;意味着提供某种教育性的、纪念性的或者娱乐的经验,并且通过能够被普遍理解的内容传递信息。”[[2]]之所以说存在于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是公共艺术,是因为它是公共意识下公众的艺术,每件作品都反映出城市背后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所隐藏的社会学、人类学、哲学和美学。“公共艺术是公共场所的艺术,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核心与前提,使公众能平等享用公共艺术作品的美。公共艺术是必须与公众发生联系的一种特殊文化方式。”[[3]]所以说,在当今公共艺术时代里,公共艺术成为一座城市具有当代文化特质与时代特征的重要元素与符号。

  公共艺术不是指单一的艺术形态,而是一个多功能、多层次、多纬度、多形式的公共艺术体系概念。在城市中,除了建筑以外其它的城市配套公共设施,经过艺术开发与创造都可以成为公共艺术体系中的要素。[[4]]所以,公共艺术可以采用各种方式与手段来实现,譬如:雕塑、壁画、绘画、摄影、水体、园林小品、景观、路灯、城市家具、构造物;也可以是地景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高科技艺术、光艺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等其它的城市配套公共设施。(如图Fig 1)城市建设循环系统[[5]]中的公共艺术要素组成一个完整的公共艺术体系,与建筑体系共同构成城市的整体形态。关于公共艺术的意义,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公共艺术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它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中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6]]在城市建设公共艺术的过程中,始终强调公众的参与,公共艺术作品的呈现形式是艺术家和公众共同完成。公众的参与使公共艺术真正成为公众的艺术。公众对公共艺术参与的结果,是实现作品的互动,即艺术家和公众的双向交流与相互影响,互动的主体是平行的,它是作品的延伸,它使公共艺术的结果呈现出开放性,作品真正的意义和人文价值只有在互动中才能完成。

 

  Fig 1 公共艺术体系的表达形式  

  

  张温帙雕塑园实景

  2.公共艺术的整体性

  城市是由建筑与建筑以外的配套公共设施两大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建筑以外的公共设施经过艺术开发与创造,都可以成为公共艺术体系中的要素。所以,城市公共艺术的范围很宽,要素很多很广。

  本论引进冯·贝塔朗菲[[7]]一般系统论特点(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时序性、目的性)(如图Fig 2)代入城市公共艺术领域进行系统地研究。“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系统都包含了各种相互关联的要素,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功能。系统论强调系统的整体性,从整体性来把握系统的运行规律。从系统的整体性、全局性出发,对系统进行系统结构优化来提高系统功能。”[[8]]运用一般系统论特点作为研究城市建设循环系统公共艺术体系的方法,将复杂的、广泛的、多元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杂乱无章的建造有组织有规律地系统化,成为研究公共艺术系统理论的框架与结构。我们运用研究公共艺术领域的一般系统论特点,形成基本规律的结构理论作为研究公共艺术系统论的基础。

  Fig 2 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特点  

  城市建设循环系统中的公共艺术体系,包括雕塑、壁画、建筑上的装饰与园林设计在城市中公共艺术体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它们共同存在于整座城市的不同空间中。公共艺术形态与城市整体环境之间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公共艺术体系中的要素——雕塑是建立在城市空间中的艺术作品,壁画是依附在建筑物上的艺术作品,园林常常是作为城市之“肺”功能而设计建造的。公共艺术体系中的要素无组织的综合也可以成为整体,但是无组织状态不能成为系统,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是在一定组织结构基础上的整体性[[9]],要素以一定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的系统结构,才具备系统的整体性。

  那些存在于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雕塑看似毫无组织实则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恰是城市公共艺术系统整体性的重要表现。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对整体性的论述:“一般来说,物理的整体组织,诸如原子、分子以及晶体,来源于先存要素的联合。反之,生物的整体组织则是有原始整体的分化而逐渐建立起来的。”[[10]]所以说,将一座城市比喻为一个生物机体系统,[[11]]而城市中公共艺术体系要素的各种公共艺术形态又比喻为人体的各个功能器官,这些功能器官都是系统整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某一项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都与整体城市环境息息相关,可见任何一个城市公共艺术要素的建造,必须纳入城市建设循环系统的整体管理系统。

 

  Fig 3 城市建设循环系统的整体关系  

  3.公共艺术的关联性

  通过系统论的关联性,[[12]]研究城市公共艺术体系与要素之间所构成整体的相互关联,城市中客观存在的生态环境、[[13]]人造环境、[[14]]人文环境[[15]]和心态环境,[[16]]是城市建设循环系统中的公共艺术要素所遵循规律的总和。(如图Fig 3)贝塔朗菲认为“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关联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是构成相互关系的总和。”[[17]]如果将一座城市视为一个生物机体系统的话,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互相之间是相关联的。如果系统是要素的有机集合,机体的各器官要素就构成了生物体系统。

  比如建立在芝加哥密歇根大道两旁公共空间中的几千件公共艺术作品,建设在曼哈顿中心区域的几万件公共艺术作品,这些体系中的公共艺术要素形态之间的关系,共同构成了整座城市建设的一个整体城市形态。当这些公共艺术作品一旦失去构成整体的根基,它就不成为这个系统的要素。系统的规律是通过要素之间的关联体现出来的。

  一座城市就像一个生物体,生物体有新陈代谢的规律,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态就好像生物体新陈代谢的现象是动态性的。[[18]]将城市建设循环系统中的公共艺术体系,置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对城市中公共艺术形态的审美要求与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随着城市历史变迁发展的需要,公共艺术的发展形态是随着时代文化发展而变化的。

  4.公共艺术的动态性

  Fig 4 公共艺术发展的动态性  

  城市建设循环系统中公共艺术体系的有机关联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人们有意无意地在公共空间中动态性地进行公共艺术的创作活动。“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与建筑有关的各种空间中度过,人们在修建一座房子或营造一片建筑环境时,不仅考虑人们方便工作与生活的实用功能,同时也希望把建筑物及周边环境建造得尽可能美观一些,满足人们精神与心理的审美需求。”[[19]]而现当代是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催生了各种新的文化观念和对建筑与公共空间的思考,人们需要创造具有生命力的公共艺术空间,不断地为公共艺术的新生命输入新鲜的血液,关注对公共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动态性创造,提出公共艺术体系与发展形态在当代空间中动态性的概念,通过对公共艺术体系中的艺术形态在空间动态性发展过程的表象研究,(如图Fig 4)从城市的发展与对公共艺术体系艺术形态的动态性认识,总结出当代城市循环系统中公共艺术体系的艺术形态与城市空间关系的动态性新概念。

  基于系统论观点研究公共艺术系统论中的动态要素,对于发展城市形态艺术创造活动、艺术审美价值理论的研究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5.公共艺术的时序性

  我们运用系统论的特点作为研究公共艺术系统论的方法,因为城市建设循环系统公共艺术体系也是在时序中得到发展的。公共艺术的发展过程是从无序的状态走向有序的建设,从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体现出城市建设循环系统公共艺术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表现为有序的状态。[[20]]  

  新人类·红 27

  城市建设的有序状态,奠定了宏观的城市建设与微观的公共艺术要素的建设所构成城市有序发展的格局。正如贝塔朗菲所说的,完全无序的状态就是系统的解体。如果将宏观的城市建设与微观的公共艺术要素置于无序的建设状态中,那么公共艺术的建设系统是无法建立起来的。

  6.公共艺术的目的性

  目的性是人在行动之前,根据需要在观念上为自己设计的要达到的目标或结果,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21]]贝塔朗菲强调了系统的这种性质的普遍性,无论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系统或其他任何类型系统中它都普遍存在。目的贯穿实践过程的始终,它的产生和实现都是必须以客观世界为前提,同时还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目的是通过主体运用手段改造客体的活动来实现的。目的是表现人类在任何的活动中,都是有明确的方向性与目的性的,城市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广泛的、多元的、多变的社会,“每个城市模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范畴和世界观,而且这些思想是相互联系的,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些价值范畴:活力、独特性、复杂性、平衡性、稳定性、社会状况。”[[22]]而建造城市公共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城市公共艺术,充分演绎城市形象,使公众在享受政府公共艺术文化福利的过程中,满足对生活功能与心理审美的需求。

  运用一般系统论的规律分解系统论的原理,作为公共艺术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为本论打开一个新的视角,城市公共艺术领域的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和走向完善。(如图Table )最终的目的是研究城市公共艺术如何更多更好地给城市公众享用更多的文化福利。  

  新人类·白 05

  

  新人类·绿 07

  Table 运用一般系统论特点研究公共艺术系统

 

  特 性 及内 容

  公共艺术的整体性:公共艺术是公共空间中的公众的艺术,更是一种场所艺术、关系艺术、交互艺术和生态艺术。公共艺术可以真正将人与艺术、与环境相互的关系统一在一个整体的公共空间中。

  公共艺术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公共权力、城市建设、艺术家个体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关联,从而更加清晰明了地诠释公共艺术关联性的具体体现。

  公共艺术的动态性: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动态趋势过程,从依附在建筑上的装饰,到成为独立的艺术,再在公共空间中服务公众,最后升华为审美与功能一体化的艺术。

  公共艺术的时序性:城市公共艺术在时间与秩序中得到发展,时序性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重要环节。

  公共艺术的目的性:运用系统论的特点研究城市公共艺术体系,研究公共艺术如何演绎城市形象,构建人类精神家园。展望未来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态势

  7.结论

  长期以来,人们对公共艺术的认识与理解是片面的、模糊的、局部的、凌乱的。本论经过分析研究,得出这样的概念:“在城市建设循环系统中,除了建筑以外所有城市的公共设施,通过艺术开发和创造都可以成为公共艺术体系中的要素”。运用一般系统论的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时序性与目的性的特点,对城市建设循环系统中的公共艺术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论述公共艺术系统理论为基础。在研究中,归纳总结了公共艺术体系是城市建设循环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是人文环境中的要素之一,城市中的生态环境、人造环境、人文环境、心态环境共同构成了城市建设循环系统。在系统论的观照下,演绎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与历史变迁,分析城市与公共艺术的建设及发展历程,总结城市公共艺术与公众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性,提倡公众体验艺术参与互动,认为公共艺术作品如果没有公众的参与于互动,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公共意识的公共艺术,并对公共艺术在城市中未来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公共艺术系统论”独创性的见解与概念。  

  新人类·铜 20

  

  新人类·红 22

  张温帙

  中国广州美术学院 教授

  2015年5月


  参考文献目录

  1.Harriet F. Senie, 『Contemporary Public Sculpture:Tradition, Transformation and Controvers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P94.

  2. Cher Krause Knight,『Public Art : Theory, Practice and Populism』,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 (2008),P2 .

  3.张犇, 『装饰 总第219期』, 清华大学,(2011), P68.

  4.张温帙 ,『公共艺术系统论研究』,韩国首尔国立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2014,08.24 ),P2 ,P19 ,P20,P21, P71, P73, P19, P20,P21,P22,P23

  5.孙振华, 『公共艺术时代』,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3), P25

  6.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6yAHio1ePUsO6vjVK0NR87MfvYKcYAUBIOp96TCK2EWl4mPSoMEZizXmskyhKPuQmjLX8mEjudT423S_hIZSwK

  7.游贵兵, 『基于系统论视野下的现代排球运动战术理论研究』

  http://d.wanfangdata.com.cn/Thesis_Y2180068.aspx,(2012),

  8.冯·贝塔朗菲, 『一般系统论(基础, 发展和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P64.

  9.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rC39JG1PljPbKnyEy31K2hhtWZMP1tjNnqIkA3VYL1SO7LMcAsjaEOIF5lARlF5XsV9YsBi5KTQH13wkI2ic_

  10.冯·贝塔朗菲, 『一般系统论(基础, 发展和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P51.

  11.贺瀚, 『美术鉴赏』,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P165

  12.凯文·林奇,『城市形态』, 华夏出版社, (2001), P237.

  [[1]] Harriet F. Senie, (1992), 『Contemporary Public Sculpture:Tradition, Transformation and Controvers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P94.

  [[2]] Cher Krause Knight, 美国爱默生学院视觉传媒艺术系副教授切尔·克劳斯·奈特『Public Art : Theory,

  Practice and Populism』《公共艺术:理论、实践与公众》,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 (2008),P2 .

  [[3]] 张犇, 『装饰 总第219期』, 清华大学,(2011), P68.

  [[4]] 张温帙 ,『公共艺术系统论研究』,韩国首尔国立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2014,08.24 ),P2

  [[5]] 城市建设循环系统 我们将城市中客观存在的生态环境、人造环境、人文环境、心态环境,共同构成自

  然生态循环规律的结构关系称为城市建设循环系统。张温帙 ,『公共艺术系统论研究』,韩国首尔国立

  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4,08.24 ), P19

  [[6]] 孙振华, 『公共艺术时代』,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3), P25

  [[7]] 奥地利生物学家路德维格·冯·贝塔朗菲于1937年首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通常认为他于1945

  年发表的《关于一般系统论》一文,是一般系统论正式创立之始。贝塔朗菲是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

  的创始人。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6yAHio1ePUsO6vjVK0NR87MfvYKcYAUBIOp96TCK2EWl4mPSoMEZizXmskyhKPuQmjLX8mEjudT423S_hIZSwK

  [[8]] 游贵兵, 『基于系统论视野下的现代排球运动战术理论研究』

  http://d.wanfangdata.com.cn/Thesis_Y2180068.aspx,(2012),

  [[9]] 贝塔朗菲对一般系统论的整体性是这样表述的:“系统是若干事物的集合,系统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整体

  性,但又不简单地等同于整体。因为系统除了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之外,它还反映整体与部分、整体与

  层次、整体与结构、整体与环境的关系。整体性概念是一般系统论的核心.”张温帙 ,『公共艺术系统

  论研究』,韩国首尔国立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4,08.24 ), P20

  [[10]] 冯·贝塔朗菲, 『一般系统论(基础, 发展和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P64.

  [[11]] 从系统论方法研究生物系统,也就是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最早开创于贝塔郎菲的一般系统。

  论、理论生物学与“有机体生物学”,贝塔郎菲并阐述了“有机体”为“系统”或“整体”的概念,以

  及采用开放系统论来研究生物系统的数学模型,探索胚胎发育、心理学中的“完形”、“图式”与“突

  现”的系统非加和性与同型性研究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rC39JG1PljPbKnyEy31K2hhtWZMP1tjNnqIkA3VYL1SO7LMcAsjaEOIF5lARlF5XsV9YsBi5KTQH13wkI2ic_

  [[12]] 系统的性质不是要素性质的总和,系统的性质为要素所无;系统所遵循的规律既不同于要素所遵循的规

  律,也不是要素所遵循的规律的总和。系统与它的要素是统一的,系统的性质以要素的性质为基础,系

  统的规律通过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来。张温帙 ,『公共艺术系统论研究』,韩国首尔国立科技大学

  博士论文,(2014,08.24 ), P21

  [[13]] “生态”一词源于希腊文,是“人和住所”的意思,是阐述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一种关系,也就是人居

  环境的概念。张温帙 ,『公共艺术系统论研究』,韩国首尔国立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4,08.24 ), P71

  [[14]] 人类为了创造更加适合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需要在自然环境中修建房屋、桥梁、道路等等,这就

  是我们通常说的“人造环境”。人造环境是人类在地球上原有的自然环境中,创建更加适合人类生存的

  物质环境,是人类特有的生活环境。张温帙 ,『公共艺术系统论研究』,韩国首尔国立科技大学博士

  论文,(2014,08.24 ), P73

  [[15]] 人文环境存在于城市精神和物质空间的各个角落,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是城市居民精神生

  活所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张温帙 ,『公共艺术系统论研究』,

  韩国首尔国立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4,08.24 ), P19

  [[16]] 心态环境特指人类灵魂归属的地方,是精神愉悦、欲望满足、生存价值得以实现的精神家园。张温帙

  『公共艺术系统论研究』,韩国首尔国立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4,08.24 ), P20

  [[17]] 冯·贝塔朗菲, 『一般系统论(基础, 发展和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P51.

  [[18]] 贝塔朗菲认为:“系统的有机关联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系统的动态性包含两方面的意思,其一系统

  内部结构状况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其二系统必定与外部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比如生物

  体保持体内平衡的重要基础就是新陈代谢,如果新陈代谢停止就意味着生物体的死亡,这个作为生物体

  的系统就不复存在。贝塔朗菲认为,实际存在的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动态是开放系统的必然表现。”

  张温帙 ,『公共艺术系统论研究』,韩国首尔国立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2014,08.24 ),P21

  [[19]] 贺瀚, 『美术鉴赏』,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P165

  [[20]] 贝塔朗菲认为:“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其动态的方向性都表明系统具有时序性的特征。系统的存在必然

  表现为某种有序状态,系统越是趋向有序,它的组织程度越高,稳定性也越好。系统从有序走向无序,

  它的稳定性便随之降低。完全无序的状态就是系统的解体。” 张温帙 ,『公共艺术系统论研究』,韩

  国首尔国立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2014,08.24 ),P22

  [[21]] 贝塔朗菲认为,系统的时序性是有一定方向的,即一个系统的发展方向不仅取决于偶然的实际状态,还

  取决于它自身所具有的、必然的方向性,这就是系统的目的性。目的性是人在行动之前,根据需要在观

  念上为自己设计的要达到的目标或结果,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贝塔朗菲强调了系统的这种性质

  的普遍性,无论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系统或其他任何类型系统中它都普遍存在。张温帙 ,『公共艺术

  系统论研究』,韩国首尔国立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2014,08.24 ),P23

  [[22]] 凯文·林奇,『城市形态』, 华夏出版社, (2001), P237.

作者:张温帙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