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展览名称:墨彩南疆——赵金文工笔人物画展
展览时间:2011-7-15至2011-7-20
主办单位:北京市大千画廊美术馆
展览场地:北京市大千画廊美术馆(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南新华街11号)
联系电话:(010)83158118
展览前言:
完美追求,悟禅入道——简说赵金文的画儿
完美追求,悟禅入道
——简说赵金文的画儿
明代的袁中郎说过一句话:“余观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皆无癖之人耳”(《瓶史·好事》)。此话虽失之绝对,不过,人活着若真无一种癖好,似乎亦难想象,太闲时岂不无聊?而且,对于某业,惟有好而成“癖”,方得成就,也惟有“癖好”之人,与其交往才有趣致。
赵金文,以画画儿为癖好;看其画面,阳光明媚,兴趣盎然。他笔下的侗寨苗乡、可爱少女,光色亮人,各具其态,他经营画面可谓惨淡经营,素描、写意、用色、布光,审美取向,透视方法,都无一不求其精。
国内画少数民族题材的可谓不乏其人,但赵金文的人物作品,已然独有面目,离开老远一看,就知道是他的画。从他的人物画中,尽管可以看出汲取过哪家哪派,但已分明不是原汁原味,其间,有他自家的一支炉灶。他的构图极尽二维空间之经营,人物的背景虚化处理,几欲与人物融为平面一体,形成强烈的装饰意味与浪漫情调。他在营造视觉的矛盾中又能抓住主题,在细微处下足了功夫。
赵金文是一个绘画能力很高的画家,他立足于本土文化,又是一位勇敢的实践者,一切优良因素为我所用。他利用中西等多种技法的渗透互融,更为凸显中国画在造境与写意方面的长处;他力求在中国画特有的材质性能空间里开拓出最大的审美范畴。他的用色讲求明快鲜丽而又不失沉稳雅洁。
如此的工笔人物画风,其追求可谓自然顺畅,雅俗共赏,直指人心向往的一份恬静与真感动。赵金文深知“搜妙创真”之重要性,于是他深入到云贵高原的高山密林深处,与夜郎古国侗寨苗乡的人群长久生活在一起,得自然灵性之蒙养,叹人性之大美。他拍了不少照片留存,他是一个很好的摄影师,但是他的绘画作品却绝不是自然物象的简单翻版,而是一种能动的“代人性而言”的再现,是主观笔墨和客观物象的“神遇而迹化”,是“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
赵金文的审美是建立在人性之大爱的基础上,他通过自己的绘画真言,以最贴合心灵颤动的艺术技巧,把自然界性灵中最动人的美瞬间捕捉并遁入色空轮回,让我们倍感久违的淳朴与原始的响动,那是大音,是无状之状,是无量的递增境界。赵金文信佛,佛家讲究破障,无世俗欲望之困扰,求得快活大自在,一切冥冥之中自有佛性,心地宽广平静,什么困惑之事都不是事儿,无所谓苦累,无所谓大悲大喜,更无所谓矛盾,那是独享的大美,何必多言,更何况他人之言?
在赵金文的画面里,除了精神气韵方面的生动流畅,关于题材中的苗家女子们都有着深深信仰,她们的服饰与微笑使得我们顿生一份崇敬与严肃,那是一种不可侵犯的天然之美。他也许就是要通过苗家女子的精神状态来畅快无阻地表达他心中的神圣信仰吧,这是神明的光辉与福音,也是真实不虚的现实原型。而所谓互相攀比于世俗基础上的我们又有几个人具备着清澈的审美的眼睛呢?
赵金文目前喜于大画创作,他的驾驭本事很是了得,从画面能感受到他无尽而圆浑的能量,就像他最近的用色:沉稳、雍容、神秘。
而画面背景的处理更是虚灵到高妙处,人物的写实除了以形完神,更是以象捕神而生形,其间自有气场流动,变幻绝伦!
赵金文是勤奋而执着的,听朋友说他想当年在北京小汤山一住就是四年,每天就是画画,就是修禅,物质简单,生活单调。但他却是空明快活,画艺飞进,除了技近进于道,更是陷入了精神的轮回与极乐。
所以,画家赵金文不但性灵而且大气,身上更具一份禅意,诸般气质决定了他的绘画艺术是质实而空灵的,其画面严谨性与生动性的完美结合在当今画坛将趋于一流!
艺术的修行
在采访就要结束的时候,赵金文说起了他喜爱的一首苗族民歌,那首歌只有三句歌词:“三月里有三月的事,四月里有四月的事,五月里有五月的事”。赵金文解释道,三月份苗族人们会谈情说爱,四月里就要耕种,五月就到农忙了。他说,歌儿中的内容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像极了无门慧开禅师的那首著名的偈颂。春花秋月,夏风冬雪,如云在青天,如水在瓶中。随缘欢喜,这都是修行。
看来很多时候他都在沉思,来自他的敏感的神经,很多时候他陶醉,来自他创作的激情,他像一位真正的画家,思考着周围这个世界,他的内心充满了深重的责任,并一步步地履行着一位艺术家的义务。
筚路蓝缕,维真维爱。路漫漫其修远兮,挥笔作画的画家抑或也就是向着寺庙的山门一路膜拜而去的行者。
艺术家介绍:
1985年8月考入山东省平原师范学校授业南海岩先生学习美术;
1990年8月考入德州师专美术系;
1992年7月毕业后分配至禹城市教师进修学校任教,开始从事国画创作;
1997年10月参加山东省美术家协会;
1998年9月考入山东省聊城师院美术系;
2002年春进北京画院进修,授业于南海岩先生,并居于北京。
作品获奖、参展、发表情况:
1994年7月作品《无限风光》入选山东省美协主办全省展览,并获二等奖;
1995年7月作品《五月鲜花》入选山东省美协主办全省美展,并获三等奖;
1996年7月作品《和平对语》入选山东省美协主办全省美展,并获二等奖;
1997年2月作品《西山红叶》入选山东省美协主办《纪念百年全国美展》获铜奖;
1997年7月《老根》入选山东省美协主办《欢迎香港回归全省美展》;
1997年10月《昨夜西风》入选山东省美协主办《全省第二届工笔画展》获铜奖;
1998年4月作品《无瑕》入选山东省美协主办《纪念百年诞辰美展》;
1998年6月作品《梦里黄昏》入选山东省美展获铜奖;
1998年10月作品《秦时明月》入选中国美协主办《中高杯全国中国画展》,收入画集。
1999年9月作品《孔子着子图》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纪念孔子2250年诞辰中国画展》,收入画集。
1999年6月作品《九妹》入选中国美协主办《中国画三百家全国展览》收入画集;
1999年10月作品《九九情怀》入选中国美协主办《全国诗书画展》获优秀奖,收入画集;
1999年12月作品《黄金季节》入选中国美协主办《迎澳门回归全国中国画展》收入画集;
2000年6月作品《紫荷》入选中国美协主办《新世纪全国中国画展》收入画集;
2000年7月作品《香君》入选中国美协主办《亚亨杯全国中国画展》收入画集;
2001年10月作品《秋风起兮》入选中国美协主办《赴澳大利亚全国中国画展》收入画集;
2001年8月作品《金风漫地》入选文化部主办《爱我中华全国中国画油画展》收入画集;
2002年5月作品《高粱红了》入选中国美协主办《迎奥运全国中国画展》收入画集;
2002年10月作品《岁月如歌》入选中国美协、工笔画学会主办《第五届工笔画展》获收藏奖;
2004年4月作品《远方的客人》入选中国美协主办《荣乡情全国画展》收入画集。
作者:刘洪郡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