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11-06 11:46
《关东情怀》 李刚 2000年 125X240cm
画家李刚从家乡白山黑水的大自然环境中情有独钟地撷取了莽莽苍苍的大森林,渺无人烟的荒野为创作题材。那里是红山文化女神的故乡,也曾是抗日联军与日本侵略者鏖战过的战场,还是垦荒大军开着隆隆的推土机到来之前的北大荒。从远古洪荒时代走近现今世界,是一页未翻开的历史,是穿插于往古与未来之间的空白页。此前没有人涉足此类题材,也没有人画过。李刚所画的洪荒莽原山水画系列是对传统山水画的开拓。
李刚的灵感和绘画语言的创造得之于割舍不掉的乡情,得之于勤奋的写生体验。他曾五上长白山。他很勤奋,也画得认真。
李刚作品最富于艺术个性的语言特征是形形色色的树。
明代画家龚贤讲“画树之功”,认为树木在山水画中“实居诸事之半,人看画先看树,如看诗首先看二律也”。
前人论画称:“写枯树最难苍古,每画最不可少……诀云:画无枯树则不疎通,此之谓也,但名家枯树各各不同……非积习数十年妙出自然者不能仿其万一。”(明·唐志契《绘事微言》)
李刚笔下的树木是经历沧海桑田、陵谷迁质之千年古柯。在他的洪荒莽原山水画中,阳光、水光从茂密的枝杈间隙穿透过来,明亮得耀眼。
从李刚作品《关东雪》中,我们看到千树万树英雄般地挺立在冰雪的世界中,狼群在林中奔突,那情景使人联想到俄国画家伊凡·希施金笔下的《松林中的早晨》和他画中的那些橡树、白桦。
《关东雪》 李刚 2010年 360X145cm
上世纪八十年代,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孙恩同创作的历史山水画《一曼小屋》有着沉甸甸分量。作为他的学生,李刚所创作的历史山水画《林海雪原》,描述着转战于冰雪山林中的抗联英雄艰苦卓绝的战斗故事,同样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如他画过的《大漠英雄树》一样,不仅是胡杨树千年不死,屹立不倒的精神写照,也是树之精灵和英魂的心灵再现。
《林海雪原》 李刚 125X270cm
李刚的艺术创作从来没有离开过推动他走向成功之路的莽原山水。那丛林、那乡情、那诗意,成为他千里之行的起点。此后他的创作之路愈来愈宽阔、愈远。他笔下的山水画也从洪荒莽原走向现代,走向殊方异域。
《大漠英雄树》李刚
2017.10于北京安外
李松 中国美术家协会编审 有卓越成就美术史论家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李松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