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写意马扇面画小序

  壬辰年盛夏,画院赵大安道兄约我给北京某机构画以马为题材的扇面画。扇面画以前画过,自己玩玩,不当回事。此次为别人画,马虎不得。查资料,上百度,小扇面,大世界,花头透的不得了,古今各路名家个个手段了得,八仙过海,各有神通。然以画马为题材者则寥寥,尤以写意马为题材者则更少,可参照的资料不多,只好使出浑身解数,按自己的画法画几幅交差。没想到却由此激起我对写意马为题材的扇面画的兴趣。突发奇想,何不画它百幅,做题材的开拓,样式的探索。潘天寿先生说:“画中要有我。风格也就是画中之我。”“在风格上与其不痛不痒,模棱两可,还不如走极端。”怎么画?没有样本,不打草稿,信手拈来,挥笔直宣,入目者留,不足观者弃。有时顺风顺水,一气呵成,不费吹灰之力。有时搜索枯肠,绞尽脑汁,却不尽人意。马不停蹄画了一些日子,至精疲力尽不想再画为止,一数有二百余幅,好累!写意画马自徐悲鸿之后,代不乏人,刘勃舒、韦江凡、黄胄、郭广业、赵贵德、贾浩义,他们各有特点,风格标新立异。这些先生对我的影响大矣,而在马的造型及解剖方面主要得益于美国画家赓•赫尔脱格仑。石涛说:“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艺术要有自己的面貌,不要把自己捏碎了变成别人,要把别人捏碎了变成自己。我所画之马,有诸先生之影子,但我力求有自己的形式,自己的笔墨,自己的符号。风格不是强求来的,风格形成于画者的经历中。“画道万千,如宇宙万象大异,如各人心目之异”(吴大羽语)。自然,我也有风格。而这风格的优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唯一可做的是:贬也从容,褒也从容。潘天寿先生认为:“画坛地位极宽,可任人随时割据一方管领数百年”。但这需要“高尚之品德,宏远之抱负,超越之见识,厚重渊博之学问,广阔深入生活。”这是我辈难以企及的。毕竟是票友,玩玩可以,唱不了刀马旦,何谈“割据”?是为憾事!越数日,从一堆扇面画中拣出一百二十幅拎去画院,大安惊异我出手之快,数量之多,逐幅审之。此君快人快语,或褒或贬,直言不讳,全无客套。与其品画亦一乐事,意见合则抚掌一笑,意见相左则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这里没有利害关系,没有趋炎附势,没有言不由衷,没有蝇营狗苟,有的是开诚布公的学术见解的阐述、推心置腹的绘画经验的交流。君子之交此之谓也!现拣出与大安达成共识的八十余幅挂到网上,让列位看官见笑。

  壬辰年 九月

  .

作者:董正顺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