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谈“虎”的装饰

  在瓷器门市部,看到一些以“虎”装饰的茶具,翻阅“陶瓷美术”,也看到一些类同的照片。有点感触,写出来与大家商权。

  我认为,在以陈设观赏为主的瓷板或其它美术陈设瓷上的“虎”,只要装饰得当,形象动人,确能为厅堂增色。可是,在以满足人们物质需要、日用为主的茶具中的“虎”,却给人一种紧张、不安之感。试想,如果我们喝茶时唇触虎须,甚至“闻”到虎啸,能感到轻松舒适吗?由此而产生某些可怕的联想也是很自然的了。

  虎是一种凶猛伤人的野兽。而对画的虎虽不会有遇到真虎的那种精神紧张,但装饰者却本鞥忽视使用者的心理联想。它不同于北京出品的布老虎,这种虎经过艺术家的夸张、变形,象石狮、石虎那样图案化了,变得象一只小狗,又象小猫,天真有趣,有股稚气,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特殊感受。

  人们常说:装饰要结合器型。就虎装饰在小件日用瓷尤其是高级细瓷上来说,不仅失去了虎的那种威风,而且其结果是吃力不讨好的,小小的“地盘”放上雄威的老虎,怎不显得“无用武之地”了呢?

  作为日用的茶具、餐具、酒具等适用品,不仅器型需要适用,而且从属于器型的一切花饰、色彩等,都应当服从人们休息的需要。如果只能令人精神兴奋,而不能令人感到安静,那么,人们紧张的劳动之余仍是紧张,这就不符合它的特殊用途与作用了。

  曾经看到过一套外来的餐具,白色的花,浅灰绿色的叶,镶上银边,看起来十分素雅、洁净、大方,很符合于需要清静的餐具特点,且不费工,宜于大量生产。如果我们以虎装饰这样一套餐具,须画多少只虎?需费多少工夫和时间?不便于大量生产,也就谈不上“经济”吧!

  日用瓷是天天要与人见面和供人们使用的,需要量很大。因而,“适用、经济、美观”原则的贯彻,就更是我们必须时刻考虑的了。

发表于《陶瓷美术》杂志1964年第4期《陶瓷美术》杂志社出版

作者:张学文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