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珠江商报2013.1.27
方楚雄:“只要坚持,她们会影响顺德画坛”
记者:在您带的研究生和进修生里,顺德学生是不是算多的?
方楚雄:是的。除了潮汕学生外,顺德学生就算最多的了。
我跟顺德有些缘分,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容奇水乡画正兴起的时候,我不时会到顺德去,或者辅导、或者写生,这样就跟顺德一批画画的人建立起联系,有了感情。当时,顺德这批水乡画画家,坚持艺术扎根生活的路子,走出了自己的特色。现在,又出现了这一批专注花鸟的女画家,这是一个新动向。
记者:您的这7名顺德女学生有没有一些共同的东西?
方楚雄:这几位顺德女画家,都非常珍惜这种学习机会,学得都很用功。除了画画的技巧外,她们每个人都很渴望自己的作品能在艺术品位上有所提高。这也是我强调得最多的。一个学画画的人,他不仅要学好对一个画面的色彩、调子、构图、造型的处理,更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也就是说对美的判断力要高,这是决定作品的格调和品位的关键因素。
记者:她们学的效果怎么样?
方楚雄: 她们过来学习后,效果都很不错,无论是技艺还是格调都有明显提高。因为我们这里非常重视中国画传统的学习,所以她们的作品呈现出既有传统底蕴又有生活气息的特点。
记者:能对她们逐一评点一下吗?
方楚雄:这几位同学中,何婉薇因为过去的基础比较好,作品相对较成熟一点。通过两年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能够更好地处理画面,作品表现出大家闺秀的面貌,格调很“清”。
伍清梅在广州美院读了7年,有较扎实的基础,但她可能因为工作较忙等诸多原因,画得相对较少,加上目前还在小写意和工笔画之间探索,路子没有最后定下来,效果就不那么明显。
吴晓云大专毕业于广州美院,基础也相对不错。原来她是画写意画的,她刚到我这里来时非常烦恼的是,无法把创作与生活相融合。后来她慢慢走小写意的方向,画出了一些乡村气息较浓的作品,还是不错的。
为了专心画画把工作都辞了的曾慧珊,虽然基础不是很好,作品的整体质量不稳定,但她是有灵气的,一些画经过指点后,拿出来还是很漂亮的。她这两年不是有作品入选省一级、国家级的展览吗?张健仪也是这样,虽然基础也是不太稳,但有时候拿出来的东西也颇有灵性。上个学期我带学生到北京写生,她画桃花,一片花瓣一片花瓣慢慢地画,从开学一直画到期末,挺好。她能这样沉住气,我觉得精神可嘉。
司徒桦和吕艳群,两位都是中学教师,在教学及其他工作任务都比较多的情况下,这两年里能坚持学下来并且学得非常认真,作品与从前相比也都有较大的进步,很难得。
记者:有人评价过她们的作品像您的吗?您如何看这个问题?
方楚雄:有的。前一阵我的一位上海客人在看我们师生展画册时,就说到吴晓云的作品像我的。我认为这无可非议。当然,最好是既画得好又不像老师,但个人风格的形成谈何容易!就是说,在未完全独立走路之前,以老师为拐棍,到走得多了,能完全独立行走甚至奔跑了,再把老师这根拐棍丢掉。我希望自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风格的形成没有那么容易,不必太刻意去追求,你只要扎扎实实去学去画,那是水到渠成的事。
记者:您认为您的这批学生将来会为顺德画坛带来新气象吗?
方楚雄: 她们虽然已经陆陆续续结束了美院的课程,但她们不时会带上自己的作品来给我看,并且,我听说她们定期还会聚会交流研讨,这很好。我想,只要她们能坚持创作、坚持学习,她们这几位画花鸟的女画家,肯定会给顺德画坛带来影响。
伍清梅:带着老公去上课。
伍清梅是顺德画坛名人伍海成之女,这样的出身决定了她必须要跟美术结缘。
在对画画还没有感觉的幼儿阶段,她就被父亲要求写毛笔字。父亲亲自画好米字格,要她每天写20个字,写完后交给父亲,父亲会把他认为不合格的字用一个红圈圈起来,然后要她重写。
伍清梅说,当时电台在十一点半有个讲故事的节目,她记得自己经常是一边听着“鬼”故事,一边写字,有时还一边流眼泪。虽然睡得晚,第二天照样一早上学。“几乎一个礼拜有一天这样的经历”。
上了小学,不用写字了,开始用蜡笔画画。 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当时她家住在现在的清晖路路边,每逢春节临近,迎春花市就设在这条路边。大年三十晚,她父亲叫她去看花市,她遵命去了,随便溜达一下几分钟后就打道回府。父亲要她再去认认真真看半个小时,然后回来画20个不同动作和表情的人,画不完不能睡觉。她画呀画呀,实在想不出能有怎样不同的动作了,又跑下去逛一下,找到个新模特又再画。好不容易交了功课,父亲检查,发现哪两个人动作相似,不行,重新画……就这样,她折腾出一张作品,父亲帮她为作品打上底色,拿去参加学校的展览,居然获了奖。
奖品只有一条毛巾,但获奖令伍清梅尝到画画的甜头,兴趣也逐渐增强。父亲是培养美术高考生的高手,她成为父亲学生中的一员,走上一条她自己认为是“别无选择”的“考美院”的道路。
事隔20多年回忆起这些事,伍清梅不得不承认,这段经历为她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考广州美院时,她的创作科拿了95.96分,她还记得题目是画《我的老师》,而父亲,则成了她画中的主角。
最终,她以第四名的成绩考入广美国画系。如她、更如她父亲所愿,成为一名美院生。
四年的本科教育给她留下的回忆是美好的。她说,前三年不分科,整个国画系的老师都教过他们,这其中,当然就包括方楚雄。
然而,正式拜在方老师门下,却是毕业四年之后的事。本科毕业后,她成为顺德职院一名教设计的教师。她很珍惜这个职位,也感到了竞争的压力,于是考研被提上日程。2003年,经过慎重的选择,她决定报考方老师的研究生。
尽管她对自己的面试表现不满意,但功底扎实的她再次如愿。
接下来的三年,对她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因无法脱产去学习,她选择的是走读方式。工作上,要承担的教学任务一个课时不能落下,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去攻研。她说,她几乎每次赶到学校上课都会迟到。而有时,她还必须把先生带上一起去上课,因为有的课安排在晚上,她上完课已经很晚,第二天一早在顺职院又有课,她当晚要赶回去,所以带上先生壮胆。
方老师非常体谅她的情况,把本来每周两次的上课时间改为一次,并且允许她直接到他家里上。这期间,方老师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伍清梅说,“真的好‘惊’,‘惊’赶不完作业,‘惊’被老师批。”她说自己有过被方老师批得想找条地缝钻进去的时候。
高度紧张的生活,令考研前一年已结婚的她不敢把生孩子纳入计划。直到2008年,她才当上妈妈。
如今,她工作依然繁忙,加上孩子又小,全心画画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但是,从她的言谈中,大家听得出她是一个知识面广兼有思想的人。她对中西方美术的对比、对美术名家的分析、对某幅作品的理解等等,令听者相信,她拿笔画画的时间可能不多,但她用心画画的时间,应该不少。
吴晓云:一路名师指引
在方楚雄先生的这七名顺德女弟子中,吴晓云可以说是最幸运的一位。
她舅舅陈苍山是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的学生,后来回到茂名化州教书,在当地美术界颇有名望。从小就显得聪明伶俐的晓云很受舅舅喜欢,于是舅舅从她很小的时候起,就带着她画画。她自己说,自己喜欢小动物,所以特别喜欢画猫猫狗狗,舅舅根据她的兴趣对她悉心指点。无形中,一条美术之路就这样在她脚下铺开了。
高中毕业后,晓云顺利考上广州美院。在这之前,因为她舅舅的关系,她得到了当代岭南画名家陈金章的指点,并在后来不时有登门向他请教的机会。后来,又因为赏识她的人的引见,她在大学毕业前的一年拜在了与关山月、黎雄才一起被誉为“广州国画界三老”的姜今教授门下,成为他悉心教导的弟子之一。
晓云说,姜老师对她的教育方式挺特别的。他经常带她去看画展,边看边跟她讲解,并不时要考她“你觉得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不足?”。他因为忙,没时间带她去写生,但他要求她要多写生,并告诉她,面对写生对象,不一定马上就要画下来,而是要记住它,把它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美记下来,让它们在自己的脑袋里不断酝酿沉淀,隔个一段时间后再把它画出来。姜老师除了在画艺上对她指导外,还要求她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要求她大量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晓云大学毕业后很快结婚生子,为了照顾孩子,她在家里当起了全职妈妈,画画因此耽搁了四五年。这期间,当姜老师得知她有放弃美术的想法时,马上给她写来语重心长的信,要她无论如何不要放弃画画,告诉她,画画是一件让人生变得很幸福的事。晓云说,因为恩师的教诲,她重拾画笔,并决定将它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从2003年起,晓云开始考研,但因为英语成绩不行,连考三年都败北。这其间,她逐渐认识了方楚雄老师,并有机会向他请教。
方老师得知她考研失败的消息,建议她可以考虑参加广美的进修班。晓云接受方老师的建议,报名参加了一个为期一年的进修班,而刚好,方老师是这个班的带课老师之一。在这一年里,方老师令她获益良多,她开始明白自己更喜欢也更适合从事花鸟画创作。进修班毕业后,她紧接着又报了方老师为导师的研究生课程班。
晓云说,在跟方老师前,她的造型能力一直欠缺。在方老师的指点下,她在这方面有了突破,过去她不敢画大尺幅的画,现在,她有这个自信了。
她说,方老师是一个帮她突破瓶颈的人。在跟他学习之前,她正处在迷惘之中。虽然她跟了姜老师很多年,便她总感觉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根基不够,不足以驾驭对这方面要求很高的大写意画。所以,当她随方老师学习后,她感觉到,自己找到了方向。
感悟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司徒桦
跟随方老师两年的学习,使我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方老师那渊博的学识以及艺术的严谨深深地影响着我。临摹—写生—创作,系统的训练,让我无论是专业技法还是审美情趣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另外,数次的下乡写生,培养了我全方位的综合能力,令我深层次领悟了自然万物中所蕴含的魅力,培养了随时记录瞬间感受的写生能力和学会捕捉转瞬即逝的创作灵感。
人生有涯,艺无止境。师从方楚雄老师的求学生涯,是我今生的美好回忆,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懂得了以从容的人生态度,用虔诚的心态来面对每一幅作品,用感恩的胸怀来面对世界。更刻苦、更深入地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
何婉薇:
通过参加广州美院中国画系方楚雄工作室研究生课程学习,自觉在创作上收获甚丰,从此更加关注传统,并能从中寻求个人风格发展的方向;具有高层次的审美追求。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