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吴晓云:一年之内作品三度入选全国展

  

珠江商报2013.12.29

2013年,对于吴晓云来说,是一个丰收年,这一年,她的画作《夏日》、《乡村静悄悄》、《清秋》分别入选“相聚宜兴·全国工笔画作品展”、“墨韵岭南·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及“首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展”。这三大展览均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入选作品无不是从数千幅作品中遴选而出,可谓是百里挑一。对于一个画家而言,入选一次全国展尚有幸运之说,一年之内作品三度入选,无它,惟实力耳!然而,了解吴晓云实力的人对此并不讶异,因为,他们知道,她只不过是厚积薄发。

 

  吴晓云曾拜与关山月、黎雄才一起被誉为“广州国画界三老”的姜今教授门下,几年前,又报考了方楚雄老师的研究生,现在,她虽早已研究生毕业,但仍在广州美院学习、生活、创作,不时还会去听方老师讲课,亦经常向方老师请教,同时,她也是方楚雄工作室的其中一员。

  吴晓云师承姜今教授打下传统笔墨功底,又跟随方楚雄老师学习,除了学习传统笔墨之外,方老师要求她不拘泥于慕古,而是深入生活写生,在写生的基础上再创作,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富有生活气息、时代气息。吴晓云结合两位老师的理念,在平衡中找到出口。

  吴晓云的作品三度入选全国展亦不是偶然,她的创作崇尚自然界之美,她说:“去自然界写生,没一样东西是重复的,去到每一个地方,时刻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写生过程中,她总是思忖在前人画过的旧题材上如何画出新意,在前人没画过的题材上如何才有画意。比如,她笔下的“柴”便是前人少有触及的题材,在乡间,柴禾堆在门边或装在粪箕里,可谓随处可见,然而,她在寻常之物“柴”身上也能找到一种美,并用自己的画笔将这种美表现出来。装柴的粪箕则是她在另一条村所见之物,两处所见之物同入一画,旁边再添一只形神毕肖的猫,此情此景不仅画意甚浓,生活气息亦扑面而来,这是她辛卯春粤西省亲所得,看来,创作无处不在,入画无物不可啊。

  在方老师的指点下,吴晓云方始创作大尺幅的画,并一直乐此不疲。说着,她展开一幅前两年随方老师去云南写生的画作,长368cm,宽170cm ,名为《版纳的春天》,只见画中古树缠藤,藤中有兰盛开,树前的龟背竹画得不概念化,有生气,还有两只小鸟栖息其间,画作挂在墙上,引来画室中的猫一跃而起,欲逮画中之鸟,令人见之忍俊不禁。

  了解吴晓云的人,都说她是一个“以画讲话”的人,这几年,她在美院专职搞创作,时常出外写生,一个月也难得回一次顺德。她说,当初得知作品入选国展,那种被人认可的感觉让自己很满足,也很兴奋,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方老师,向方老师汇报成绩,但如今心情已回归平静,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艺术道路要走得更深更远,就必须放开胸怀,放宽视野,吸收各家所长,借鉴中西文化,还要埋头努力。

作者:张荣华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