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曹境《生灵系列·寻觅》
当代优秀艺术家的创作无论是在笔墨表现形式上和意识形态上,已突破传统绘画的局限,他们的艺术创作早已不仅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而是更多地融入了对自然人文的关怀和贴近生活的主观思想。在曹境的生活中,他一直对“生命”这一主题特别敏感,并进行了深刻的了解与思考,历经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后,逐步形成了他个人风格鲜明且较为成熟的《生灵系列》创作。在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发自肺腑的真情
流露和他对生命与永恒这一深刻命题的思考。
——大韵堂艺术机构艺术主持蔡万霖
曹境的组画《生灵系列》作品有着自然形象的生动与灵性,它又不是单纯“物境”的唯美组合,而是将“化石”这一特定的情感符号作为作品中的表现线索,让花鸟形象超越自然形态而成为表达自己情感的依托。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苏百钧
曹境《生灵系列·拜》
一、谈“叙说”的缘起
以“化石”为情感符号,以“生命”为主题来创作是在2004年。因为一次偶然的事件,经历了一次生与死的体验,因此画了《生灵》一画。但当时对艺术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艺术表现还不能到位,因此这张画自己并不满意,就没有继续画下去。虽说这一题材搁下了,但心中一直保持着刻骨铭心的感慨与触动,心中的那一团火总在燃烧着。
曹境《生灵系列·梳羽厚》
2009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读研之后,我对艺术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高。因为画花鸟的缘故,我在工作室养了好几种鸟,时间久了,跟鸟有了比较深的沟通。慢慢地,熟悉了它们的喜怒哀乐。最初,我养过一种叫“点颏”的小鸟,买的时候并不知道它是一种野生的鸟。刚一关进笼子里,它就不停地往外冲撞,直到撞得头破血流而亡,当时我特别伤感!正是这种伤感和触动,再一次激发了我要重新表达“生灵”系列的创作激情。
曹境《生灵系列·初飞》
接着,我就从内心的情感出发,以叙述生命故事的方式,以超越现实时空的画面组织,通过“生与死”的形象的对比,创作了《生灵系列·凝思》和《生灵系列·初生》两幅作品,一气呵成。既没有过多的构图推敲与安排,也没有故意张扬外在形式,只是自然而然地想表达心中一种情感,发自内心地感叹着生命,宣泄着自己的情绪。
作品完成后,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尤其是将“化石”作为一种画面的情感符号,使作品获得了一种跨越时空的自由,也使花鸟画创作的主题有了很好的升华。“化石”符号的运用,使得时空在人与动物,石与花草,现实与遥远之间自由地流转,并反复地诠释着“短暂与永恒”的生命意义。之后,我的毕业创作又画了系列作品,如《生灵系列·声息》、《生灵系列·营生》、《生灵系列·羽魂》等等。它们的顺利完成,使我真正找到了艺术创作中的精神慰籍,让我体会到艺术表现中“叙说”的快感。
当艺术家能够找到一个特殊的视角察看世界,用特别的目光去发展世界,还以独有的思想去理解这个世界,并找到相应的语言来表达与诠释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艺术家是非常幸运的。我似乎有了一个模糊的方向。
二、谈创作元素
艺术风格的形成需要不断的“重复”。
我的工笔画就是先按情感的需要预设一个心理场景,然后将一枝一叶、一花一石安放在这个场景之中,它们既有形式上的巧妙组织与搭配,又有意义上内在联系,整体协同起来去营构一个让自己与观者脱离现实生活而进入到的一个精神境地。
曹境《生灵系列·赏鱼》
我喜欢表现自然中花鸟的自由生命状态的一面,并按主观意图构建画面,表现对现实生活的抽离性思考。语言上我青睐古典工笔画的宁静与典雅,但不用古典工笔花鸟画对自然景象的诗意性联想去组织画面,营造一个约定俗成的抒情性描写。目的是为使观者“暂时”抽离现实生活,而“静观”花鸟世界,并以此为参照来思考人生,最终跳出现实生活中的“小我”,进入理想精神世界的“大我”之中。
在画面的形式上,我力求用单纯与简洁的手法来表达对生命的一种朴实与真诚的向往。使画面的每一个元素,都承载着“客观生命状态”与“主观生命追求”的双重表达。从而唤醒人们对自然生命的人文关怀,引发人们对人类生命意义的重新理解与珍视。
三、谈意境
我总是在创作中苦苦寻找不仅能深入传统、把握传统艺术的内在精神,也能体现“笔墨当随时代”的一种立足点,这个点处于传统与当代之间,既“打进去”,又“冲出来”;不仅传达传统艺术的核心审美,也能释放当代人的情思,它是贯穿古今的。然而通过这些年的体会,我慢慢觉得这个“点”就是意境。“意境”这一审美概念是中国艺术对世界艺术的独有的贡献,是中国古代艺术家表达思想与情感的“境域”,是中国文人画画家的精神家园。
曹境《生灵系列·融冰》
曹境《生灵系列·巡》
文人画之所以“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是因为文人画家们认为“意境”比“形似”更重要,也就不必斤斤计较“形似”了。
意境是画家脱去现实生活中的俗气,进入精神的理想世界的一个“境域”,它能承载画家的情感,表达画家的思想。营造意境一直是中国画画家的重要语言方式,同时,意境的时代拓展也将是中国画画家走向当代的一个切入点。所谓中国画的当代性就是用中国画形式表现当代中国人的思想、当代人的情感、当代人的生活。在画面中营构一个寄托当代人情感的意境。
画家介绍
曹境(原名曹静)字修境,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师从苏百钧教授。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工笔花鸟画高研班,湖南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