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06-20 21:11
6月18日,“孕育性的顷刻”唐明伟个展在上海老码头Art+ space开幕,新浪当代艺术频道很荣幸的与策展人胡曼女士、学术主持王端廷老师、艺术家唐明伟进行了对话。
策展人胡曼(左)艺术家唐明伟(中)学术主持王端廷(右)
展览现场
Art+space在对照空间坐落在淮海中路于1941年由英商马海洋行设计的上方花园内,沿袭精致的文化脉络并致力于当代艺术家的挖掘与培养,力求于艺术家的成长及当代艺术的整合传播。对照空间作为发掘者与合作者,通过与评论家,策展人等合作,致力于梳理70年代、80年代新锐艺术家脉络,以展览,出版及艺术授权等多种服务,为艺术家在专业性及综合性的发挥提供更多的可能和更宽广的维度,与艺术家共同成长。
展览现场
新浪当代艺术:本次展览题目“孕育性的顷刻”,为什么会以此来命名本次展览呢?
结构5a_150cmX150cm__布面综合材料_2016
策展人胡曼:我觉得在年轻一代艺术家里面,他的作品是内涵比较深刻的,但是他选择的表达方式却是极简的几何图形。后来去到了他的工作室,我几乎看了他近十年的创作的转变。我就想到了莱辛的美学理论“孕含性的顷刻“,这个理论的意思是绘画不同于诗歌或戏剧,它是一个延续性的行为。艺术家所有的感知和思考,最终落笔呈现在画布上的一瞬,或者说在画布上所选取的思考,是最富有孕含性的顷刻。我觉得这个理论最符合唐明伟带给我的触动,所以我们讨论了下,就决定用“孕含性的顷刻”作为这次展览的主题。
策展人胡曼
结构6a_70cmX70cm__布面综合材料_2016
新浪当代艺术: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是著名批评家王端廷老师,王老师您是怎么评价艺术家唐明伟的作品的呢?
王端廷:唐明伟是川美的,卡通一代是伴随着他们这代年轻艺术家成长起来的,但他没有画卡通,他画的是抽象。近几年我国的抽象艺术非常红火,但我国的抽象艺术大多是抒情抽象,中国画进入抽象也大多是泼墨之类的,大多是抒写性的,目前我国的几何抽象比较少。但在国外抒情抽象和几何抽象是相反相承,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组成了整个抽象艺术。西方绘画本来是立体的,它是在一个平面的空间上虚拟出一个立体的空间,但是抽象绘画又不断的脱离这种焦点透视,然后不断的平面化,不管是单色块还是空间都变成了一个平面。对西方绘画来讲平面是对立体的一个背叛,平面对他们来讲是一个反传统的观念,但对我们中国绘画来讲平面是一种传统的空间观念,我们的三维绘画是一个反传统的观念,那么唐明伟这种绘画之所以在抽象艺术史上会有它的地位,在于他追求的仍然是几何抽象的理性主义的观念,但他赋予了它们新的形式,我把这种形式叫做后几何抽象绘画。我们知道几何抽象绘画有它经典的形式,比如蒙德里安的方格子,那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走出新的天地就要有新的办法。唐明伟继承了几何抽象的一些观念,开始他只是一些简单的线条,后来他把笛卡尔的一些直角坐标系引进到了画面里,在西方也没有艺术家这样做过。这些本来不是一种艺术元素,当它出现在画面里的时候,它就被赋予了一种非艺术也艺术的价值。另外他还引入了一些几何图形,比如三角形等几何形体。
展览现场
学术主持王端廷
我觉得他这几年还有一些突破,就是他把原有的一些几何线条加粗了,变成了一种形体,更重要的是,通过描绘图影的方式,使得画面里面有了空间,让绘画元素好像在空中飘浮,由极简主义的二维又走向了三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创造,让抽象绘画由原来的点线面变成了点线面体。在中国的艺术家里面,唐明伟是少有的具有理性精神的艺术家。
艺术家唐明伟
新浪当代艺术:我们回到艺术家本身,您之所以会有几何绘画的作品,是因为您本身对数学也非常感兴趣吗?那是什么契机让您把对数学的喜爱投入到画面上的呢?
唐明伟:我从幼儿园的时候就非常喜欢数学,我们小时候书包里都是高粱梗,把高粱梗穿成一串就可以数数,其他人都是几根就完了,我书包里是一大捆。那时候我可以数到一百包括加减乘除,我觉得是很骄傲的,后来上学的时候参加奥林匹克,别人都是很快就答完了,我一道题可以做两个小时,我会把它所有延伸的问题和答案都答完,以至于我的题本后来被数学老师拿去当教参好久。绘画是我从高中开始的,是和数学同时进行的,高考的时候就在想是考理工科还是艺术系,如果是理工的话可能我不会再有时间画画,但如果是艺术的话我对数学的研究可能也只是皮毛,但如果研究进去之后数学对艺术也是一种补充,所以我选择了艺术。大学第一天一看课表,没有高数,很失望,我很想学高数和微积分。我小时候接触的达芬奇这些,他们画人体的比例、透视这些是非常精确的,基本上属于科学逻辑分析级别了。可能是我的消息太落后了,我很诧异为什么现在的绘画都这么感性,拿起笔就开始画了,这种我是接受不了的。大一的时候画风景建筑我把它们都画成了几何形的一块一块,但当时只是一种潜意识的本能,直到大二下学期看到了一些文章,了解到了康定斯基、马列维奇等艺术家,突然发现好像找了自己的路,尤其是后来看到了“新刻度小组”,他们全是很精确的一种实验性的东西,当时我很触动,我想这就是我所追求的,刻度和图形内在的逻辑。我想我对数学的迷恋是一种精确的美感,一种逻辑的审美体验。
展览现场
新浪当代艺术:目前您的作品还是以架上绘画为主,刚王老师也提到了您的作品是从平面又回归到立体,那您有没有考虑过尝试不同的材质和形态,比如装置、雕塑之类的让作品更丰满立体?
结构7a_70cmX70cm__布面综合材料_2016
唐明伟:其实把作品元素立体化是我在08年就在做的事情了,我没有把它们当成冰冷的元素,而是把它们当成一种活物,我更多是倾向于它们形体之间有一种表演,我需要给它一个空间。空间还是来源于光,我需要给它们一束光,于是它们就有了空间感。这种空间感和立体感就让它们活过来了,后面的话我可能也会有多种的尝试,让它们存活在四维空间里。
线组合5b_120cmX120cm__布面综合材料_2016
据悉本次展览将截止于7月18日
来源:新浪收藏当代艺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