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06-12 17:31
艺术家可独行,
不可偏见,
不可用其一,
而废其余。
用古贵在一个“化”字。
化有两个层次:
一是“有我”,
二是存己神不泥古。
文人画尚平淡。
平淡出于自然,
故学“平淡”者已属刻意,
适得其反也。
画家能拙且不知何者为野,
野必得拙趣,
然后始可成家。
绘画有高下,
拙野有区分。
古人云“野可顷刻成就,
拙则历尽一切境界然后解悟,
野是顿,
拙是渐。
其才到野,
去拙远矣,
野不得拙,
必有市气。”
画境老顽童者,
天成至境之象,
归一拙字。
画人一生,
播种“虚荣”,
必然收获“平庸”。
一个画家画拙难,
画乱难,
画简难。
“乱”和“简”的高层次就是拙,
小孩子画拙,
长大了就拙不起来了。
画家老来拙且自然,
一是才气,
二是学识修养,
三是恒常渐变,
很可贵。
取一而舍万千是为简,
虽“不足”、“不了”、“不到”而恰到好处。
可谓“精而造疏,
简而意足’丹青里手善知止,
而后适往精与简。
画要拙重,
不轻浮,
在气格修养,
不在笔墨技巧。
譬如“娘娘腔”怎能画出“丈夫”笔?
俗者不治,
画之贼也。
画家卖画,
天经地义,
自古有之。
“为卖而画”还是“为画而卖”虽一字之差,
毫厘千里,
画家当以画善其身。
当今画家比价不比画,
以此为是者,
非画家乃市利者也。
“出门一笑天地老”绘者当养浩然之气。
好画家自信不自傲。
总处在一种“学习若渴”的状态,
知不足,
不知足,
活到老,
学到老,
眼睛“见”在别人,
更“见”在自己,
尤在自己作品上稍不到位的地方便有一种刺眼的敏感。
作为画家这是一种必要的“眼力”修养。
画一张好画是心里起作用而不完全在手。
“熟能返生”是心里要有新的想法再去画,
不要老是用手重复以往的东西,
一个人画画处在很熟练的状态时须要提醒自己警觉的时候。
可以停下来写写字,
读点书,
让脑子放松下来,
思考些新问题,
经常保持一种新鲜感觉,
对画家很重要。
在潜意识里,
“自信”和挫折感、生涩感并存。
也不无好处。
有水墨,
有意境,
有神韵,
三者俱,
佳画也。
论其佳,
三者不可缺一谈。
吾之性灵与古人接,
与民间接,
与当代生活接,
相浃而俱化之,
志不可夺也。
观画,
意犹未尽,
不了了之,
好画。
成功者,
靠自学,
求自得,
一生自己教自己。
于艺术躬践中即学也。
所谓教也,
指示而已。
不可教人舍己而从我。
所谓学也,
善思变通,
师别人不失自我之性情。
做艺术,
实到了头,
虚到了家,
方见天成。
包世臣讲“当于目而有据”,
“当”乃有尺度,
恰到好处,
正是火候之谓,
画家于“当”处收笔,
善知之也。
我对民间艺术之“土”,
非常用心,
如何用心?
用“土”之心,
同己之心,
见土即喜,
与土相印,
不知觉也。
每出作品,
自见其喜,
其“土”,
当比土之还“土”。
大土大现代”即我“别有用心也。
学习古人,
当善读其作,
得其用心,
以吾情印见他之情,
观其佳作,
读画之心,
引为知音。
笔不达适,
养心以待,
必以情发。
情发则捷取,
不可失之。
乘机援笔以畅。
变古法须有胜古人处,
守法不变,
法之奴也。
妙,
非毫端之妙,
乃明敏于目妙于心,
传于手,
果于毫端。
笔墨即是造型,
造型即是笔墨,
两者融为一体,
不可分割。
乃中国画至高境界矣。
沙石攻美玉,
小人炼君子。
画,
性情而已;
可尽情,
不必囿于所谓“法理”。
不求合理求合情,
合情亦合理。
行乎法又超乎法理,
艺术乃艺术家内中心灵之修为,
非表象之律则。
感记三则:
一是以“写实心”出游戏法。
二是以“变形心”出写实路。
三是以“渺冥心”出工笔意。
追逐名利,
绘事之悖。
大好时光消散地,
虚荣不如手之宝。
画贵常住“不共法”,
小楼一统宽天下。
当代画展座谈会,
一派套话八股谈。
误入座,
回家必洗胃。
中西有区别,
好画无对立,
老夫心里明:
“大海纳百川”。
真实即美,
未必。
真实往往即丑。
想象和创造,
其域无限,
其美无际,
气象其真,
才具真美。
笔墨之法在其通意,
通造形灵妙之意,
所谓“迁想妙得”是也,
不在技法ABCD。
将看到的能画出来是一个层次;
将看到的“以心运化”又是一层次;
心目相凑又相忘,
写神“得意忘形”而形不矜张更是一层次。
庸手只知其一,
鲜知其后,
非不知也,
力不及也。
大写意忌其中无物,
吟冥弄玄,
遂不免于浮滑,
其根本不深,
往往不能脱凡而近浅俗。
法有法无,
尽是情见。
情见矣,
心理出视觉,
夜半也光明。
笔头不疑,
有话都可说出,
且说得好。
“原生态”不可改,
一改就变味,
好画振运天真,
出于意外。
一笔不妥是画之累,
一画不妥是心之累,
宁可撕画,
不让累心。
画贵自然大气,
可遇而不刻意。
何谓“可遇”?
“灵彩忽发,
别见一个境界”,
平时语:
灵感来了。
画之真味,
先入自然,
后得天真。
不负积厄之气,
习见之常,
乐和天真之意,
新趣兴浓,
始知其得艺术意味以为归宿。
用传统的道理画出现代的感觉,
在传统之外生发和滋养新的创造、新的传统。
四海之养分,
触机敏合吾性情。
以灵能收受之,
以兴味镕冶之,
不同相消化之,
不堕人后创造之。
大写意忌其中无物,
吟冥弄玄,
遂不免于浮滑,
其根本不深,
往往不能脱凡而近浅俗。
法有法无,
尽是情见。
情见矣,
心理出视觉,
夜半也光明。
自己画画自己看;
养眼、
养心、
养精神。
朱振庚(1939-2012),生于徐州。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师从蒋兆和、叶浅予、吴作人、李可染、李苦禅、刘凌沧、卢沉、姚有多等。曾为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出版有《朱振庚谈艺》、《中国名画家全集—朱振庚》、《中国美术三十年—朱振庚卷》、《中国当代绘画之家作品集—朱振庚画集》、《朱振庚 谈艺论教》、《朱振庚速写集》、《朱振庚刻纸艺术》、《速写教学》、《南京的陷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名家教学系列—朱振庚课稿》、《名家线描—朱振庚》、《当代艺术家生活与创作—朱振庚》等。设计《爱国民主人士》邮票一、二两套于1993年、1994年发行。
来源:凤凰艺术-艺术家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