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打破了人们寻常往复的生活,社会的车轮被迫戛然而止,接下来便是一段漫长的“自我隔离”……时间不再奢侈,反而显得有点难以填满。习惯了酬应热络的我们,如何学会静下来与自己相处?在生命面前,艺术还有何意义?此时此刻,是否更加向往内心的平静与精神的自由?每日看着手机上更新的患病人数,还能否做到摒弃外物,拿起画笔,全身心的站在画布面前?……“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困境只会激发真正的艺术家更为澄明无我的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之中,何时何地都不会停止。正因生命脆弱,时光宝贵,才愈加不甘心将哪怕一丁点能量耗费在虚妄之中。灾难终将过去,无论曾经如何刻骨铭心,终将成为历史的一瞬。而对艺术家来说,绘画是一生的事业,是与内心和灵魂无休止的对话,是回向自心的孤独而漫长的道路。古语曰“文章必穷而后工”。背对外界的喧嚣,需要更加无我的专注和饱满的热情,这种精神力量也必然会以某种方式蕴蓄于作品之中,成为作品光亮的一部分。绘画不止是反映灾难,也不限于直接讲述现实,绘画的意义和目标远大于此。绘画是艺术家的精神自传,我们无需语言,无需描述,只要去观看,其中存有着更大的信息。在每一个笔触,每一笔颜色中,去体味那些或复杂或单纯的属于绘画的快感和愉悦,它们如水般穿过命运的窄门向前流淌,永不停歇,这正是对生命的真实礼赞!
问:春回大地,各地也开始有序地复工了,您现在最希望做的是什么?罗奇:最希望回到工作室,安心创作,能够轻松地与朋友、同事交流。问:从疫情肆虐到逐步得到控制,这段时间您有什么所思所悟?罗奇:疫情蔓延,人人自危。躲进小楼,何尝不是我们在极速猛进的社会里静心审视自己的一次机会。社会需要按一次暂停键。蝙蝠没有错,错在我们。这次疫情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世界是个整体,互相依存。珍爱生命,不仅仅是自己,包括他人,包括所有的生命。如果能够使人们不再乱吃乱伐,关爱与珍惜所有的生命,痛定思痛,则不会再次发生类似疫情。我画蝙蝠,意在如此,它才是真正的浴火者。问:最近有没有读到什么好书,或遇到有意思的电影、音乐、人物?罗奇:最近看了《霍乱时代的爱情》,跟当下的现实有点互为镜像的感觉,看电影比较多,回看了许多过去的电影,感觉现在的电影跟过去相比,除了技术好点外,讲故事的能力似乎没什么提高,八、九十年代的港台电影虽然属短、平、快的制作,故事却讲得朴实、自然、流畅,反思当代艺术,似乎缺了一点真实与自然。罗奇:最近两月创作了一些以草、蝙蝠为题材的小幅水彩作品,主要是特殊时期,在家只有水彩材料。罗奇:很难说最满意,对水性材料的控制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作品语言我一直希望能在传统与当代之间寻找一种方式,是一个不断摈弃与拾取的过程,在逐渐接近我的想象。用较为传统的语言在淡、薄、空里呈现极为丰富的意象。罗奇:没有什么特别新的想法,我的创作一直在一条线索里推进,不认为艺术最重要的原则创造,创造是个伪命题,艺术创作是对自我认知不断修正的过程,以后的创作会更多以草丛、动物为题材,人类的触角伸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哪里都是欲望的痕迹,或许草丛是最后的清净地,是人类灵魂最后的栖居地,这次疫情更加深了我的想法,灵魂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疫情只是给我们的一次小小的警告,小小地体会无处躲藏的感觉,隔离的不仅仅是身体,隔离的更多是我们欲望、自大、野心的交织繁衍。罗 奇
LUO QI
中宣部、文化部联合主办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
■
“自由绘画”第三期报名正式启动
对于绘画,既然热爱,
就用追求完美来证明吧!
与朱金石,袁佐,王易罡,马轲导师现场交流
点击下图进行报名

作者:库艺术KUART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