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4年2月4日16点26分53秒,立春,甲辰龙年此时此点正式开始。
今天,知名海派艺术家李守白与其夫人沈瑶女士受豫园邀请,为【2024豫园新春灯会】转动思南,点亮华灯。
于立春万物复苏、百花盛开之际,与大家一起迎接龙年新春。
在本次豫园新年灯会中,【守白艺术·忆想天开】以“山海”为主题,以“非遗”为坐标,聚焦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非遗转化为可参与的生活、可沉浸的空间、可共情的故事、可感知的艺术,探索出非遗活态传承的视听表达新路。
海派艺术家李守白曾说过:“艺术需要我们引导大家去欣赏、去体验、去感受经过提炼的东方美学及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才有助于人们更直观、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
不论是非遗艺术,还是传统文化,都需要结合时代的创新,与高质量的发展方能让观众走近它。
本次【豫园新年灯会】中的【黄金广场·海市蜃楼】便是【守白艺术·忆想天开】团队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
初遇黄金广场的策划设计,其关键词便是“海市蜃楼”,然而在设计的过程中,团队几易其稿,最终将“海市蜃楼”通过独具创新的现代艺术装置与传统灯彩相结合,最终以《山海经》中的蓬莱仙岛,开启了海经篇的讲述。
其间仙山倒立悬置,珠玕之树丛生,象征福禄寿三神的仙鱼摇曳身姿。
不同于对于传统福禄寿三神的刻板印象,【守白艺术·忆想天开】团队设计的三条仙鱼可谓“鱼设”生动有趣:
福鱼圆润饱满,眉眼弯弯似月牙;
禄鱼金光粼粼,明眸炯炯而有神;
寿鱼头顶寿桃,耳饰太极,面容粉嫩,其飘逸唯美的尾鳍从视觉上给人带来了朝气蓬勃的生命力。
整个装置自上而下观察可窥见被誉为“天下第一龙”的红山文化C形龙,暗合藏龙之路,意为行走好运。
此外,蓬莱仙岛的中心还有一尊晶莹剔透的喷泉装置,采用现代艺术工艺制成,匠人师傅纯手工抛光上色,凝练出光与水的交融,让喷泉在光的衬托下,水色潋滟、波光徐徐,宛如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
在此次的灯会创意设计中,【守白艺术·忆想天开】团队化身造梦者,以梦为笔,打造出了一个可见可说的沉浸式深海仙境乐园,具现了一场镜花水月的山海秘境。
在今年龙年的豫园新春灯会中,有四条神龙分别镇守四大门头,其创意设计亦是【守白艺术·忆想天开】对传统龙形的生动诠释。
其中颇具挑战的是赤龙遂愿——宴海阁前的这组龙灯,这可能是宴海阁迄今为止安装过的最大的灯组,龙尾甚至“扫”到了另外一栋建筑上。
为了呈现最佳效果,团队结合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并于现场拼接完成。而为了更突出其独特的神韵,在设计上,其团队还特意将龙眼放大,并采用亮丽的色彩进行点缀,使龙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充满活力和魅力。
金龙启运——五号门采用了颠覆式的龙门设计,近乎九米高度的龙头灯彩,在项目具现时启用了多台大臂车和十多名工人才将它分次手工组装完成,最终以萌趣可爱的形象频频出圈。
而苍龙祈福——七号门;
水天龙影——二号门,
也是经历了诸多的挑战,好在如今,这四条龙镇守的四大门头终于让我们以“龙”为愿,由“远山”变为“近海”,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非遗传统”的魅力。
美好的事物总叫人心生向往,此次豫园新春灯会中有太多奇幻瑰丽的灯组设计,它们有的惊才绝艳,有的细腻浪漫,还有的萌趣生动。
比如驻守在文昌街出口的龙角耳机;
绵羊海蛞蝓;
以及虾兵蟹将等“萌系”灯组;
它们每一幅灯组背后都有着我们团队为之倾注的灵魂,最终得以让抽象的“文明”化为一个个生动可爱的视觉符号。
尽管它们不是本次灯会的主角,但也都在属于自己的角落发光发热,上演着天马行空的故事,用着每一束心怀梦想的星火,汇聚成炙热的光焰,点亮每一个发现了它们——有趣的“你”。
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打开创新之路。
近年来,【守白艺术·忆想天开】也从坚持非遗传承由一个人到一群人,由手艺人到为手艺人赋能的转变。
回首过去,守白艺术也有幸与豫园灯会结缘。如2021年,【守白艺术·忆想天开】受邀参与【豫园商城】策划“虎跃东方"剪纸风主视觉海报。
2022年,更是荣幸携手豫园商城和上海博物馆这两大城市文化IP,打造“奇豫上博”文化特色街区。上博馆藏琴高乘鲤图轴、剔红海水飞鱼纹圆盒、石舟铭漱金玉鱼佩墨,以及窑粉彩佛供双鱼等蕴含锦鲤元素的文物,经由【守白艺术·忆想天开】团队设计打造,摇身一变,成为充满趣味的锦鲤灯组和网红双鱼邮筒,为大家奉上一个让文博“活起来”的生动案例再到今年赋予的使命更加深远,横跨9个月的设计融创,近30天的搭建具现,尽管寒冬刺骨,但热血依旧。
能够多年连续参与这场城市IP的盛会,我们始终与有荣焉。
在未来,【守白艺术·忆想天开】将继续不忘初心。
守正,知所来;
创新,明所往。
化身为时代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向世界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派美学,助力讲好上海故事和中国故事。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