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第四届兰亭奖创作手记

  兰亭奖是中国书法的最高奖,参与的都是中国书协会员,无疑是最能代表近年来创作水平的一场赛事。参加这样的活动,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是对自己创作思路、学习方法是否正确的一次检验。所以我很认真地进行了准备。

  十届国展获奖之前,我一直是以小行书为主,在方寸之间自然书写。之后,我开始思考我的书风走向,把米芾,苏轼作为主要学习的对象,在创作形式上以大字行书条屏为主。在书风上,尽量走宽博、正大、浑厚的路子,力避轻滑浮躁。

  这一年多来,收益还是很多的。大字行书和小字行书讲起来都是行书,但实际书写中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从笔法到字型到章法,都要调整。例如我写小笔书用笔注意两端,中间往往一掠而过。这在大字创作是行不通的,线条的中段要沉稳,要体现出毛笔运行的轨迹。同时,我还阅读了大量的理论文章,特别是关于全局处理的技法作了研究,对作品整体的把握能力得到了加强。

  我的家乡在宜兴山区,家边上有一个景点叫张公洞,传为张果老修炼得道的地方,历代题咏很多。所以我以此为内容进行创作,更能接地气,也是对家乡的宣传。

  在作好准备之后,我选择了一个清朗的早晨进行创作。笔是中号兼毫,偏软却不失弹性。纸是粉笺,墨是红星,加了一点二锅头。然后凝神静虑,把内容默想了几遍,饱蘸墨汁,一挥而就。感觉字形错落同,浓淡枯湿,轴线调整都达到了心中所想。然后再边上配小条,以熟练的小行书写下诗文出处。就完成了这一件作品。

  对于创作方式,我一直不能适应重复书写同一内容,往往是在心中想好谋篇布局,然后一挥而就,喜欢这样的自然状态和意外之笔。我觉得,这才契合“书者,抒也”的真谛,不知诸同道以为如何!

作者:何勇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