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瓷胎画珐琅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彩瓷器。从康熙的色浓庄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时的精密繁复的雍荣华贵,使珐琅,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集中西风韵于一身,画尽了皇家身份的高贵与荣华。
清康熙 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盌
RMB 193,195,268
香港蘇富比拍品
康熙珐琅彩瓷胎大部分是景德镇烧制的精细素白瓷,内壁上釉,外壁露胎。采用彩料铺地,有黄地、蓝地、红地、绿地紫地,白地很少见。在这些色地上再用彩料作画。图案多为缠枝牡丹、月季、莲花等各种花卉。器形多为碗、盘、杯、碟、盒、壶、瓶等小件器物。款识均署在器物外底,大多为"康熙御制"四字双行红色或蓝色图章式堆料款,围以双方框,框线外粗内细。个别的如北京故宫博物院 收藏的紫地珐琅彩缠枝莲纹瓶,外底阴刻"康熙御制"四字双行款,外围阴刻单线方框。也有个别器物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画珐琅莲花纹菱花式盘(永乐白瓷胎),外底虽也署"康熙御制"四字双行红色堆料款,但外围的不是双方框,而且双线圆圈,圈线外粗内细。
清雍正 珐琅彩万花锦纹盌
RMB 15,521,000
香港蘇富比拍品
雍正珐琅彩已不再采用康熙时以釉彩铺地的方法,而多在白色素瓷上作画。在装饰上改变了康熙时只画花卉而不画鸟雀的特点,题材有花鸟、竹石、山水等。在画上配以景物想配合的诗句,书法也相当精妙。 以蓝料彩"雍正年制"四字双行宋錾体印章式款最为多见,款外围以双方框,框线外粗内细,极其规整,很像是用刻好的图章印上去的。
乾隆珐琅彩瓷是用清宫造办处库存的上等填白瓷做胎,有的白瓷胎上还有暗花。这时珐琅彩采用轧道工艺,即在器物局部或全身色地上刻划纤细的花纹,然后再于其上加绘各色图案。另一种“锦上开花”是在锦地开光内绘山水、花鸟、人物。题乾隆御诗。这些装饰方法都使器物看上去华丽至极。
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虞美人题诗盌
RMB 147,728,136
香港蘇富比拍品
工艺特点:
瓷胎: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大多为小件,超过一尺大的都少见。
造形: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和动物摆设品。
底釉:为纯白釉,不偏青也不偏黄,釉面光滑洁净无疵。
珐琅彩色:色极鲜艳且柔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偶合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出现七、八种颜色,多达十多种。
色料特点:每一图案均由多种色料调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质反光感,有时还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观。釉料均凸出底釉略高出一毫米左右,有明显的立体感,闭眼用手摸可明显感觉到,若用十倍放大镜看可在每一片小花、小叶上看到极小的开片纹。这一现象用肉眼看不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而粉彩则感觉不到有凸出的情况。
绘画与纹饰:珐琅彩器画功特别讲究,多为功笔画;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珐琅彩大多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红、黄、兰、绿、紫、胭脂色等。
清康熙 御制珐琅彩胭脂紫地牡丹盌
RMB 35,650,000
北京保利拍品
目前古陶瓷高仿品泛滥,困扰很多收藏爱好者,令人防不胜防,采用传统的鉴定方式是通过眼观、手摸、耳听等感官手段,从陶瓷器的纹饰、器型等方面来鉴定容易产生误差,皇朝遗珍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技术考古实验室携手,科学鉴定与眼学相结合的相辅相成,为古陶瓷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