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尺寸:瓶高100毫米,上口37毫米,底口37毫米
此“铜胎掐丝珐琅彩”(一对)直径、丰肩、圈足。口径3.7cm,底径3.7cm,高10cm。内胎学铜质通体(外面)掐丝,且填以珐琅彩,然后烧烤抛光而成。,铸作工艺复杂且精湛,由于采用多彩珐琅加工工艺精致,由牡丹、秋菊,故十分瑰丽是清中期中精品。器物造型多种多样,纹饰构图繁复华美,绘制工艺极尽巧妙。并且有凹凸不平的立体感,绘画层次鲜明,色彩瑰丽,精美异常。珐琅色调纯正,釉质细腻,气泡较少,反映出珐琅质量的精良。其器物上的缠枝花卉纹装饰布局疏朗,花朵饱满,通常以单线勾勒枝蔓,掐丝活泼豪放。部分底部镀金,用料讲究,为珐琅彩瓷器中的精品,收藏价值极高!
铜胎掐丝珐琅是中国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明代景泰年间铜胎掐丝珐琅技术达到鼎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绝伦,因而在此年间特别盛行,再加上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民间多俗称为“景泰蓝”。景泰蓝外观晶莹润泽,鲜艳夺目,素有“一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之称。景泰蓝的制造工艺复杂,需首先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最后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清代初期的景泰蓝工艺已闻名天下,大量出口国外,成为海外贵族家庭中的摆饰品。这时期的景泰蓝品种丰富,制作工艺精湛,在原料上不再沿袭明代使用青铜作胎骨,而是采用延展性能较强的纯铜作材料,应用了新的制胎、掐丝技术。因此,景泰蓝造型比明代更匀实而变化多端,铜丝细薄均匀,掐丝技艺更是丝流畅婉,纹饰灵活精巧。在中国古代,景泰蓝曾经深得元、明、清几朝统治者的喜爱,是一种宫廷专享的皇家艺术品。而现如今,景泰蓝也成为了收藏市场上的抢手货,屡屡在重要的拍卖会上现身并被拍出高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