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皮埃尔·于热大型生态艺术装置参展十年一届明斯特雕塑展

2017-06-19 13:48

  豪瑟沃斯艺术家皮埃尔·于热(Pierre Huyghe)的大型作品《未来生命之后》(After ALife Ahead)目前正在最重要的国际艺术展之一——2017明斯特雕塑展(Skulptur Projekte Münster 2017)上展出。

  ▲ 皮埃尔·于热,《未来生命之后》(After ALife Ahead),溜冰场水泥地板 逻辑游戏 氨 砂 粘土 地下水 细菌 藻类 蜜蜂 杂色孔雀 水族馆 可切换黑玻璃 织锦芋螺 萤光鱼 孵化箱 人类癌细胞 遗传算法 增强现实 混凝土地板 自动化天花板 雨水。摄影:Ola Rindal,图片:皮埃尔·于热,豪瑟沃斯

  皮埃尔·于热:未来生命之后

  Pierre Huyghe:After ALife Ahead

  展览时间:2017年6月10日 - 10月1日

  展览地址:2017明斯特雕塑展

  德国明斯特

  Skulptur Projekte 2017

  48149 Münster

  皮埃尔·于热的艺术作品常常以一种复杂的系统呈现,这种系统以涉及广泛的生命形式、无生命力的事物以及科技为特点。经他编排过的有机体不仅结合了生物、技术和虚构的成分,还创造了一种供人类、动物和非生物不断演变的环境,就像显微镜下的单细胞生物或者病毒。

  于热精心构建的情境会让人联想到生物圈。在这里,还用到了很多大自然的定律:变化的结构参数、群体表现以及集群发展。不过,就像任何艺术创作一样,最终都是人类想象力极限的证明。

  在2017年明斯特雕塑展上,于热发展出了一种基于时间的生物科技系统,这个系统建立在一个于2016年关闭的滑冰场中。它有着生物和媒体科技的干预,亦需要更多建筑的拆解和重建。所有的进程都在一个非常巨大的大厅中完成,它们同时也是相互依存的:有一些在孵化器的恒定分离程序中,由海拉细胞系来决定。在各种不同的影响下,细胞生长成了各种形状。织锦芋螺(Conus)的多变也改变了空间的配置:比如可以影响大厅天花板上菱锥形窗户的开与关。

  通过深入研究土地,于热将地面转换成了一个需要向下探视的丘陵景观。在一些地方,可以看到混凝土和泥土、一层层的黏土、聚苯乙烯泡沫、碎石砂砾还有冰川时代的沙子,它们都散落在地表上。这个空间是可以栖居的,适合藻类、细菌、蜂箱和孔雀等。在这里,具有生命的生物、真实和标志性的建筑和景观、有形或无形、动态与静态混合成一个不稳定的共生系统。

  关于明斯特雕塑展

  ▲ 2017明斯特雕塑展图录。图片:spectorbooks

  明斯特雕塑展(Skulptur Projekte Münster)是世界最重要的艺术展之一,2017年6月10日,第五届展览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同名城市明斯特拉开了帷幕,展期将持续至10月1日,共计100天。本届SPM雕塑展展出了30件全新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囊括了雕塑及表演等形式,遍及明斯特及其周边城市马尔(Marl)。

  德国明斯特的雕塑展始于1977年,每十年举办一次,“雕塑”和“公共空间”之外无具体主题。雕塑展由卡斯帕·凯尼西(Kasper König)与威斯特法伦州立博物馆(Westfälische Landesmuseum)的馆长Klaus Bussmann共同创立,起初是为了对1970年代的一次公开抗议事件作出回应。它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对公共空间的运用,让艺术家积极地根据城市的环境来接受委任作品,并进一步鼓励公众的参与。参展作品重视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展览结束后作品都会留在原地,融为城市观景的一部分。

  关于皮埃尔·于热

  ▲ 皮埃尔·于热(Pierre Huyghe)。图片:豪瑟沃斯

  皮埃尔·于热1962年出生于巴黎,现工作生活于智利和纽约。他曾在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校(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Arts Décoratifs)学习。2013年,「皮埃尔·于热」回顾展在巴黎蓬皮杜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举行,2014年巡展至科隆路德维希博物馆(Museum Ludwig),后巡展至洛杉矶县立美术馆(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 2013年巴黎蓬皮杜中心「皮埃尔·于热」回顾展现场图:皮埃尔·于热(Pierre Huyghe),《无题(晴雨表)》(Untitled (Weather Score)),《无题(黑色冰制舞台)》(Untitled (Black Ice Stage)),表演者,2002 - 2010。摄影:Ola Rindal,© 皮埃尔·于热,图片:皮埃尔·于热,豪瑟沃斯

  于热曾在众多国际著名美术馆举办过个展,包括2015年在大都会博物馆;2010年在马德里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ia);2006年在伦敦泰特美术馆(Tate);2003年在纽约迪亚艺术中心(Dia Center for the Arts);2001年在威尼斯双年展法国馆;1999年在慕尼黑Kunstverein München; 1999年在维也纳分离派大楼(Secession)。

  于热也参与了众多群展,包括2016年的第32届圣保罗双年展(32nd Bienal de Sao Paulo);2015年的第14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14th Istanbul Biennial);第13届和第11届卡塞尔文献展;2008年的第6届悉尼双年展(6th Sydney Biennale);2008年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举办的theanyspacewhatever;2006年的惠特尼双年展(Whitney Biennial)以及1996年由Nicolas Bourriaud策展,在CAPC科特迪瓦当代艺术博物馆(CAPC musée d'art contemporain de Bordeaux)举办的群展「 交通」(Traffic)。

  ▲ 2014年洛杉矶县立美术馆「皮埃尔·于热」回顾展现场图。© 皮埃尔·于热,图片:皮埃尔·于热,豪瑟沃斯

  于热曾获得了众多奖项,其中包括2015年的“库尔特·施维特斯奖”(Kurt Schwitters Prize);2013年的“哈夫特门奖”(Roswitha Haftmann Prize);2010年由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颁发的“当代艺术家奖”(Contemporary Artist Award);2002年的“雨果·博斯奖”(Hugo Boss Prize);2001年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颁发的“评审团大奖”(Special Jury Prize)以及1999年-2000年的DAAD柏林艺术家留驻项目(DAAD Berlin Artists-in-Residence)。

  今年,他刚刚获得了纳什尔雕塑奖(Nasher Prize)。纳什尔雕塑奖是当今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雕塑大奖,颁发给拓宽了我们对雕塑艺术的理解,以及雕塑创作的可能性的在世艺术家。

  ▲ 2014年洛杉矶县立美术馆「皮埃尔·于热」回顾展现场图。© 皮埃尔·于热,图片:皮埃尔·于热,豪瑟沃斯

  他的作品也被众多美术馆收藏,包括:巴黎国立现代艺术美术馆(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伦敦泰特美术馆(Tate); 科隆路德维希博物馆(Museum Ludwig)以及路易威登基金会(Fondation Louis Vuitton)、皮诺基金会(Fondation Pinault)和卢玛基金会(LUMA Foundation)。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